李仲轩学形意拳,三师传授,不收徒守规矩
在中国,武林一直带有浪漫色彩:英雄豪杰,秘技绝学,师徒传承。可说到传承,便绕不开一个形意拳的传奇人物——李仲轩。这位大师终其一生拒绝收徒,偏偏武艺高强、见识非凡,活成了武林逸事中最独特的一笔。今天,咱们就来盘一盘李仲轩练的什么功夫,以及为何他这辈子宁愿孤独,也不愿收徒。
李仲轩1915年出生于天津,家底殷实,算得上天选之子。可是时代不由人,民国乱世如大浪淘沙,让无数少年梦碎。李仲轩却偏不循规蹈矩。他舍弃家里早就为他安排好的安稳官路,一头扎进武术世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位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学霸,非要去打铁、练拳、混江湖。
彼时中国武术正逢黄金时代,各地国术馆如雨后春笋,武林名门高手一时间尽显风采。李仲轩热血加入,颇有“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意思——可他不是玩票,而是真的爱。于是他选中了形意拳,这门拳法讲究“一动皆意,劲发如箭”,属于三大内家拳之一,拳风刚猛,兼具养生与实战。
李仲轩做事向来谨慎,拜师格外讲究。他先投师唐维禄,这位师父号称“赛白猿”,精通形意拳,长于苦练,讲究规矩:练拳不能出声,演练必须清净无人。唐门极重心法与毅力,唐维禄的严厉把李仲轩锤炼得无懈可击,甚至连医术与武功都倾囊相授。李仲轩初窥形意奥妙,也领略到了习武人的艰辛。
但江湖里总有更高的山。于是唐维禄又把李仲轩引荐给顶级高手“铁脚佛”尚云祥。尚云祥艺高人胆大,师承郭云深,掌握着“半步崩拳”等形意绝技,刚柔并济、威力惊人。可尚云祥一开始并不打算收徒,主要嫌李仲轩资质太高,辈分太乱。唐维禄死缠烂打,加上李仲轩确实天赋异禀,尚云祥终于点头,但定下一条规矩:李仲轩此后不得收徒。
江湖规矩大过天,李仲轩没多想便答应了。他专心习艺,心无旁骛,把师傅本领练得炉火纯青。二次拜师又让他获得了形意拳更深的体会:不仅拳法绝学,还要懂武德。这已非简单的师徒关系,更像一场现代“顶级课程”的灵魂碰撞。
然而故事未止步于此。李仲轩后又拜薛颠为师,薛颠是李存义晚年得意弟子。薛颠人如其名,对武术有种“颠狂”的执念,专注于技艺打磨和细节解剖。薛颠教拳不走传统套路,是实战加理论并重,讲究动作到位、细节精准。李仲轩在其门下完成了最后一块拼图,练成了一身罕见绝技。
彼时的李仲轩,身兼三师真传,武艺与道德俱卓,不收徒的承诺反而让他声名大噪。民国武林高手众多,但像他这样既守规矩、又敢打破旧习、文武兼修的宗师,实在凤毛麟角。无数武林后辈求师拜访,他却一律拒绝。这并不是高冷装逼,而是尊重师承规矩,做人守信。
这份坚守让李仲轩付出了代价。新中国成立后,薛颠卷入“一贯道”事件,被政府追查,昔日弟子皆作鸟兽散,急忙割席自保。只有李仲轩不离不弃,还经济接济薛家——结果,他被开除公职,判刑近20年。从此以后,他更是孤身一人,世事如棋。
出狱后的李仲轩依旧坚持承诺,不收徒。可他心中惦记着武学的传承,不甘绝学失传。于是他选择另一条路:将自己多年见闻、经验、训练诀窍,悉数公开发表在武术杂志上,乃至后来写下《逝去的武林》一书。这本书既是心血,也是信仰,它把民国武林的风云、绝技、轶事统统留下,成为天下习武者的宝典,影响深远。
直到2004年去世,活到89岁,李仲轩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执着。他的武功,离不开形意拳三派真传,还融入了医理、武德和人生哲学。他拒绝收徒,因为承诺,也因为尊重传统。不收徒,不代表高傲,而是一种自觉的坚守。
如果你问李仲轩的武术为什么高强?其实答案就在他的为人。他的武功源自本心:既能苦练,也可承受孤独;既懂武道,也能敬畏规则。他把自己的绝学,用另一种方式传给了后人,让形意拳的精神得以留存。这才是真正的大宗师:一身是胆,心里有规矩,做人有底线,武艺有传承。只有这样的高人,才能活出武林的最高境界。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热点资讯
- 百丽复古工装鞋值得买吗?舒适真皮,春秋百搭款式解析
- 耐磨合金涂层:让机械更耐用的秘密
- 金砖币将成替代美元工具!国际货币体系或迎重大变革
- 中年人失业能干什么?
- 高价黄金上门透明回收专业检测确保公平价格
- 风口智库|沪指或挑战3700点,专家看好经济转型牛
- 80万元打赏背后的虚拟亲情,主播粉丝谁在为谁买单?
- 瓦罗兰特闪退回桌面怎么办 瓦罗兰特闪退优化工具分享
- 凌晨全网接力救援,电竞选手兮然的心声为何引发如此共鸣
- 追更上瘾的网络小说《太古神狱》,保证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