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爱电竞 > 爱电竞介绍 >

时隔6年,为啥巨浪-3的出现,要等那么久?

点击次数:150 发布日期:2025-09-11

潜射型弹道导弹,因为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发射系统机动隐蔽、灵活、生存能力强、突防能力强等优点,所以是各个核大国“三位一体“核战略的最重要一环,也是最后的杀手锏,一直都备受各国重视。

目前世界各核大国都将战略核弹头重点部署在弹道导弹核潜艇上的传统,或者说不得不采取的一项措施,毕竟空基与陆基核弹头都存在被提前发现、提前摧毁的可能,但是海基,尤其潜基的核弹头,基本上各国尚无百分百把握可以提前侦知并摧毁的可能,所以核大国都会第一时间发展自己的战略核潜艇,并早早得将核导弹小型化,尽快的装到潜艇上去。

目前美国和俄罗斯的战略进攻核弹头潜基部署占比基本都超过了50%,尤其是美国的战略核弹头在潜射弹道导弹上的部署率甚至都超过了60%,并且这个比例还在逐年提高,可见连美国人也知道陆上与空中都不安全,只有深海之中最保险,这也是为什么美俄两国永远都至少有一艘战略核潜艇携带着核弹头始终潜伏在某处大洋中不为人知,防范的就是末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反击。

虽然从问世至今,潜射弹道导弹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拥有它的国家屈指可数,这是因为潜射弹道导弹,虽然大都由陆基弹道导弹发展而来,但从地面发射改成水中发射,面临的困难实在是太多太多。

一是尺寸的问题,受限于潜艇内部空间有限,潜射弹道导弹在保证射程和载荷的同时,个头要尽量的缩小。比如俄罗斯“布拉瓦”导弹从陆基“白杨-M”导弹发展而来,弹体长度缩短了9.5米,发射重量也大大减轻。

二是点火发射的问题,导弹直接从发射筒在水下点火发射的话,高温高压对艇体设计来说是非常重大的挑战。用压力先把导弹从发射筒弹出,在没有出水之前点火发射的话,高温高速燃气流射和海水会发生各自强烈的变化,环境极其复杂。而采用先把导弹从发射筒弹出,再出水后点火发射的话,对点火时机、精度要求又极高。

三是精确制导的问题,与陆基弹道导弹相比,潜射弹道导弹的制导要求更高,比如,美国“三叉戟”ⅡD5型导弹就使用了卫星+星光+惯性联合制导的方式,而拥有自主卫星导航技术的国家实话说就3个。

四是对发射平台要求高,需要潜艇和导弹完成各种协同和匹配,好马配好鞍,当年中国拼尽举国之力发展第一代战略核潜艇时,实话说,只能说聊胜于无,各项战术指标相比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但即使这样,拥有战略核潜艇带弹出航就意味着自己国家又多了一枚胜算的筹码,任何国家想发动灭国之战时都要先掂量掂量,找找那条出航后的核潜艇可能在哪儿猫着再说。

由以上几点就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发展自己的潜射弹道导弹,要想从陆到潜,完成这种“升级换代“其实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中国公布自研首款潜射型洲际导弹,是在1984年的国庆35周年阅兵式上,当时巨浪-1型首次向世人公开,举国欢腾,列强震惊。

但是直到过去了35年,在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的时候,巨浪-2型潜射洲际导弹才首次亮相,可见这种镇国神器研发周期之长,换代之难。

有了这么一次时隔35年的期待,自然很多民众都期待何时可以看见巨浪-3型的出现,毕竟伴随海军下饺子十几年了,我国新一代战略核潜艇也已经悄悄下水入列,那么新船配新弹,自然这个巨浪-3就成了大家非常关注的焦点。

其实,在2018年年底的时候,长期关注中国军力发展的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报》就引述“美国国防部知情官员”的消息,称中国军方在2018年11月底首次试射了一枚“巨浪-3”型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美媒称,“巨浪-3”是中国正在开发的第三代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的代号,射程超12000公里,可携带单个或多个核弹头。

如果美国人报道属实的话,那么巨浪-3最大的改进之处可能就是射程了,假设巨浪-3的射程可以达到12000公里,在东沙群岛发射就可以直接打击到美国五大湖地区,在青岛基地的港口里发射就可以打击到美国全境。

如果巨浪-3再搭配上新一代战略核潜艇,就会成为真正具备战略意义核反击力量的杀手锏,就会成为让美国忌惮的真正的战略威慑武器。

而就在九三大阅兵中,中国军工没有让民众再次等待35年,只相隔了6年,我们就再次推出了更新的潜射洲际导弹巨浪-3型,可见这些年中国军工技术发展确实越来越快了。快到此次阅兵竟然没有多少人关注巨浪-3了,因为一句“东风5C,覆盖全球”,瞬间就让全体人民沸腾了,是啊,这么多新杀器,牛夫人嘛,露个面就知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