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爱电竞 > 爱电竞介绍 >

熬夜到什么程度会猝死?医生划出4条红线

点击次数:181 发布日期:2025-11-25

近期一位妻子抱着病历本冲进急诊室的慌乱身影,让我想起 2021 年那个因长期熬夜险些丧命的年轻病例。

患者小李,28 岁,在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后端开发,负责核心项目的代码编写。他租住在公司附近的公寓,每天步行 10 分钟上下班,生活里除了工作就是偶尔和朋友打游戏,父母在老家,他每周只打一次视频电话。

2021 年 3 月,公司启动新项目,要求 3 个月内上线。小李作为核心成员,每天早上 7 点起床,简单洗漱后啃个面包就去公司,晚上最早 11 点下班,忙的时候要熬到凌晨 2、3 点。他习惯用咖啡续命,每天至少喝 2 杯美式,有时加班到后半夜,还会再加一罐能量饮料。

因为经常熬夜,小李早上起不来吃早餐,午餐在公司楼下随便点份外卖,晚餐要么是炸鸡汉堡,要么是重油重盐的麻辣烫。他很少运动,下班回家要么继续改代码,要么躺着刷手机,周末偶尔和朋友聚餐,也会熬夜到凌晨。他总说 “年轻身体扛得住,等项目结束再补觉就行”,从未在意身体发出的信号。

2021 年 9 月 15 日凌晨 1 点,小李正在公司改代码,突然觉得头晕,眼前发黑,手指敲键盘都有些发抖。他以为是低血糖,从抽屉里拿了块巧克力吃下,休息 5 分钟后症状缓解,便继续加班,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9 月 20 日晚上 10 点,小李加班时突然心慌,心脏像要跳出来,他摸了摸胸口,数着心跳大概每分钟 120 次。他以为是咖啡喝多了,起身倒了杯温水,在办公室走了两圈,症状减轻后又坐回电脑前,想着 “再熬会儿就能完成任务”。

9 月 25 日,小李在家赶项目进度,下午 3 点突然觉得胸闷,像有块石头压在胸口,持续了 10 分钟左右。他靠在椅子上深呼吸,症状慢慢消失,他觉得是久坐导致的,起身活动了几分钟,又继续工作,没去医院检查。

10 月 8 日凌晨 3 点,小李在公司加班,突然剧烈胸痛,从胸口蔓延到左肩,额头直冒冷汗,眼前阵阵发黑,他想站起来喊同事,却没力气,直接倒在椅子上,意识开始模糊。旁边工位的同事发现不对,赶紧跑过来,看到他脸色苍白,嘴唇发紫,立即拨打 120。

急诊室迅速安排检查,结果显示: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率 135 次 / 分,II、III、aVF 导联 ST 段压低 0.2mV,提示心肌缺血;心肌肌钙蛋白 I:3.8ng/mL(正常参考值 < 0.04ng/mL),显著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8U/L(正常参考值 0-25U/L),轻度升高;心脏超声: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射血分数 58%(正常参考值 50%-70%);病毒抗体检测:柯萨奇病毒 IgM 阳性。

结合症状与检查,小李被诊断为柯萨奇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医生解释,长期熬夜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让病毒更容易侵袭心肌,引发炎症。这种疾病在 20-35 岁年轻人中高发,尤其是长期熬夜、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者。初期症状多为头晕、心慌,容易被误认为是疲劳或低血糖,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胸痛、胸闷,严重时可诱发室颤、心脏骤停,导致猝死。

治疗方案确定为抗病毒 + 营养心肌 + 心律失常防控。静脉输注阿昔洛韦抗病毒,每次 0.5g,每 8 小时一次,疗程 7 天,该药对柯萨奇病毒有效,儿童也可使用,安全性经过大量临床验证;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每次 1g,每日一次,为心肌细胞提供能量;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预防严重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脏骤停。

家属起初担心起搏器植入有风险,医生说明临时起搏器为微创操作,通过静脉穿刺植入电极,术后 24 小时可拔除,不会留下明显创伤。手术历时 40 分钟,过程顺利,术后 7 天复查,小李的心肌酶指标恢复正常,心律失常消失,顺利出院。

2022 年,小李换了家朝九晚五的公司,每天保证 7 小时睡眠,早上吃鸡蛋牛奶,晚上自己做饭,周末去健身房运动,体重增加了 5 斤,脸色也红润了不少。他定期去医院复查,心脏功能一直稳定,父母也放心了许多。

2023 年 9 月,小李之前的同事邀请他加入新创业公司,负责技术研发,承诺给股份。小李心动了,重新开始加班,起初还能保证 6 小时睡眠,后来项目紧张,又恢复到每天只睡 4、5 小时,偶尔还熬夜到凌晨。

2023 年 11 月 12 日晚,小李和朋友在家开黑打游戏,凌晨 1 点突然心悸,心跳得特别快,他摸了摸胸口,感觉心脏在 “乱跳”,接着胸痛再次出现,比上次更剧烈,还伴有冷汗,没几分钟就晕厥过去。朋友吓坏了,赶紧拨打 120,把他送进医院。

“去年刚治好才一年半,怎么又晕过去了!是不是上次起搏器没装对?” 小李的妻子赶到医院,冲进诊室,双手紧紧攥着医生的白大褂,声音带着哭腔,“出院时医生说恢复得很好,怎么现在更严重了?要是他出事,我该怎么办!” 她从包里掏出之前的复查报告,用力拍在诊桌上,眼泪滴在报告上,手因为激动不停发抖。

心内科主任先安排护士给小李做心电监护,同时抽血检查,随后安抚家属情绪,仔细对比两次的检查报告。此次检查显示,小李的心肌肌钙蛋白 I 升至 5.2ng/mL,CK-MB 35U/L,心电图提示室性早搏二联律,比上次病情更严重。

主任询问小李近期的生活情况,他才如实说,近一个月每天熬夜到凌晨 2 点,有时甚至到 3 点,每天喝 3 罐能量饮料,没按医嘱定期复查,出现心慌时也没在意,以为休息会儿就好。主任指出,复发的关键在于小李忽视了术后的健康管理 —— 未定期复查心肌功能,再次长期熬夜,能量饮料中的咖啡因和牛磺酸进一步加重心脏负荷,诱发了更严重的心律失常。

医生强调,熬夜对身体的伤害是渐进式的,并非突然发生,以下4 条熬夜红线绝对不能碰:

连续 3 天每天睡眠不足 4 小时,身体无法完成基础修复,交感神经持续兴奋,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担;熬夜时出现胸痛、胸闷或心慌,且持续超过 10 分钟,这是心脏发出的 “求救信号”,提示心肌供血不足,可能诱发心梗;熬夜后头晕、视物模糊,且持续 24 小时不缓解,可能是脑血管痉挛或心脏泵血功能异常,需立即就医;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者,单次熬夜超过 6 小时,会导致血糖、血压波动,诱发脑梗、心梗等严重疾病。

日常预防需注意:每天固定睡眠时间,尽量在 23 点前入睡,避免昼夜颠倒;熬夜后不要通过 “补觉” 弥补,规律睡眠比突击补觉更重要;熬夜时避免大量饮用咖啡、能量饮料,可喝温水或淡茶;定期做心脏检查,尤其是长期熬夜者,每年至少做一次心电图、心肌酶检测;出现上述红线症状,立即停止熬夜,及时就医,不要硬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