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决定葬送两条命:42年雪村血战改写军史
那是1942年6月8日的早晨,河北沧州雪村还笼罩在晨雾中,谁也没想到,几个小时后这里会变成血肉横飞的地狱。更没人想到,就因为前一晚的一个争论,竟然会让中央军委痛下决心,彻底改变了我军的指挥体制。
这到底是咋回事?听我慢慢跟你说。
血战雪村:生死一瞬间
拂晓时分,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司令员常德善和政委王远音刚带着部队到雪村,屁股还没坐热呢,侦察兵就跑来报告:坏了,日本鬼子出动了五六十辆汽车,正从四面八方朝咱们这儿杀过来!
常德善一听,脑袋嗡的一下就炸了。这老兄可不是吃素的,打了这么多年仗,一听这阵势就知道要出大事。他当机立断,马上下令:“留一个营掩护,其他人跟我突围!”
说时迟那时快,队伍刚开始转移,鬼子的包围圈就收紧了。骑兵、装甲车,黑压压一片,把八分区的队伍团团围住。常德善这会儿急了,带着队伍左冲右突,可鬼子这次是有备而来,火力猛得要命,几次冲锋都被打了回来。
眼看着包围圈越来越小,常德善决定分头突围。他亲自带着一个连往西南方向杀,可这时候已经晚了,鬼子的包围网密得像筛子一样。
战斗打得那叫一个惨烈啊!常德善右脚中弹,身上好几处挂了彩,血流得满身都是。可这老爷子硬气,知道自己冲不出去了,就下令把所有文件烧了,让机要员和电报员换上便服先走,自己端起机枪就是一顿狂扫。
在他的掩护下,一部分同志总算是冲出去了。可常德善的左手又挨了一枪,只能用肩膀顶着机枪继续打。他让警卫员赶紧跑,去白洋淀找地委书记金城汇报情况。
警卫员刚跑出没多远,鬼子的机枪子弹就打中了他的脑袋,常德善也当场牺牲了。当时他身中27枪,可见战斗有多激烈。
另一边,政委王远音也受了重伤,行动不便。这位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最后选择了用手枪自尽,绝不给鬼子当俘虏。
司令员、政委都牺牲了,部队失去了统一指挥,只能各自为战。直到晚上鬼子撤退,分散的队伍才陆续归队。这一仗,八分区损失惨重,好几个主要干部都没了。
致命分歧:一个决定要了两条命
说到这儿,你肯定要问了:常德善这么有经验的老指挥员,咋会陷入这种绝境?
这事儿得从前一天晚上说起。
当时正值日军的“五一大扫荡”,鬼子倾巢出动,想要一网打尽冀中的抗日武装。军区司令部早就下令:避实就虚,不要硬拼,赶紧跳出包围圈。
6月7日,常德善和王远音带着队伍转移到湾里、泥马头一带。通过电台联系,他们掌握了一些鬼子的动向。
常德善这个老红军,从17岁就跟着贺龙打仗,什么场面没见过?他仔细分析了敌情,觉得鬼子要有大动作,这地方不能待了,必须连夜转移到子牙河一带。
可王远音不同意。这位政委是“一二九运动”的学生骨干,满脑子政治觉悟。他说:“子牙河那边群众基础不好,不利于长期作战。再说,敌人一来我们就跑,老百姓咋看我们?”
两人各有各的道理,争论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按照当时的规定,遇到这种情况,政委有最后决定权。常德善虽然心里不服气,但还是尊重了政委的决定,队伍转移到了雪村。
结果第二天一早,鬼子就杀到了。要是前一晚听了常德善的,提前转移到子牙河,说不定就是另一个结局了。
这个教训太沉痛了!两个好干部就这么没了,队伍也损失惨重。消息传到延安,毛主席和中央领导都很难过。
历史转折:一场战斗改变军制
雪村战斗的影响可不止这些。1942年9月1日,中央军委专门为此下了一个决定:改变部队中政委最后决定权的规定,在战争中的军事行动,统一由部队军事首长最后决定。
这个决定可不得了!从那以后,我军的指挥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军事行动由军事指挥员说了算,政委主要负责政治工作和部队思想教育。这一改革一直延续到今天。
开国上将吕正操后来回忆这件事,还是很感慨。他说常德善是个非常优秀的指挥员,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如果当时能听他的,结果肯定不一样。
常德善这个人确实了不起。他1911年出生在山东峄县,家里穷得叮当响,六岁就给人放猪放牛。17岁参加红军,最开始给关向应当勤务员,后来一步步干到警卫团团长。
在湘鄂西转战的时候,有一次贺龙遇险,就是常德善把他背出来的。贺龙后来说:“没有常德善,就没有我贺龙。”抗战爆发后,吕正操把他从贺龙那里要到了冀中军区。
在冀中的几年里,常德善打了不少胜仗,在部队里威信很高。他的牺牲,对八分区来说简直是失去了顶梁柱。
更让人气愤的是,常德善牺牲后,当地老百姓找到了他的遗体,含着眼泪把他埋了。结果被汉奸告了密,第二天鬼子就来了,把尸体挖出来,砍掉脑袋在城门上挂了很久。真是太狠毒了!
解放后,常德善的遗体重新安葬,贺龙亲自写了碑文。
感人细节:82年后的发现
说到这儿,还有个特别感人的细节。
2024年4月,肃宁县政府在迁移雪村战斗烈士遗骸的时候,发现其中一名烈士怀里紧紧抱着一张年轻女子的照片。82年过去了,照片已经模糊不清,但经过技术修复,这位女子的面容重新清晰起来。
这个故事经过电视台播出后,感动了无数人。想想看,在那样的生死关头,这位烈士最放不下的,还是心爱的人。他用生命守护着这张照片,也守护着心中最珍贵的情感。
雪村战斗虽然过去了82年,但它留给我们的启示依然深刻。在那个血与火的年代,无数像常德善、王远音这样的英雄,为了民族解放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牺牲不仅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为我军的发展壮大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某种意义上说,雪村战斗改变了我军的历史。虽然付出了沉重代价,但这个教训让我军在指挥体制上更加科学合理,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现在想想,如果当时常德善的军事判断能够得到充分尊重,如果政治工作和军事指挥能够更好地结合,是不是就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历史没有如果,但历史的教训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你觉得在那种生死关头,是应该听军事指挥员的,还是听政委的?如果是你,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
热点资讯
- 退伍兵带村姑走之后(二)
- 华为PuraX典藏版:折叠屏手机中的影像与性能天花板
- 18.8万彩礼打水漂,婚礼没有办成!有多少人“踩过这坑”
- 哪个牌子变色眼镜好?推荐10款,舒适又实用,选购不踩坑!
- vivo S20和荣耀300, 怎么选才不会后悔?
- 阜阳外卖小哥逆袭成飞行员:努力和选择,哪一样都不能少
- 宋佳二封白玉兰视后!从顾秋妍到张桂梅,13年她用演技征服每个
- 美防长喊话,“以实力促和平”,我部长一针见血,直接送出8个字
- 连续3天逆跌,票房会破4亿?陈思诚都压不住,这才是暑期档大黑
- 美军攻下硫磺岛,上甘岭久攻不下,志愿军体系战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