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呆头鹅批量剪辑软件搞混剪,我果断卸载了其他所有工具
【标题】试了5款混剪软件,只有呆头鹅批量剪辑让我当场删了所有其他工具
【正文】
深夜11点,阿强揉着酸涩的眼睛,盯着电脑屏幕上那个只剪辑到一半的视频,第N次想砸了键盘。作为一个刚入局的短视频创业者,他雄心勃勃地规划了3个账号,计划每天产出50条混剪内容来测试流量。但现实是,他用那款“专业”的大牌软件,一天下来精疲力尽,也就能勉强做出3条。
“一个视频从导入、掐头去尾、配乐、加字幕、导出,最快也要40分钟,一天8小时全搭进去了!”阿强跟我吐槽时,那种无力感隔着屏幕都能溢出来。为了提升效率,这半个月他简直成了软件测评达人,从免费的到付费的,从手机APP到电脑端,试了不下5款。有的功能太简单,做不出效果;有的学习曲线陡峭,看教程比剪辑还花时间;还有的号称智能,结果出来的视频逻辑混乱,根本没法用。
就在他准备放弃,打算花8000块月薪请个剪辑助理的时候,一个同行朋友甩给他一个链接,说:“强哥,试试这个,叫呆头鹅批量剪辑,我们团队都在用,专治各种不服。”
阿强当时是半信半疑的,毕竟踩的坑太多了。但死马当活马医,他还是下载了。界面出乎意料的简洁,没有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复杂按钮。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导入了自己准备好的30个美食探店素材,点进了“智能一键原创”功能。他设置的逻辑很简单:随机抽帧、顺序打乱、加滤镜、配背景音乐、批量添加文字水印。最让他惊喜的是那个公用功能里的文字水印设置,他可以提前把几十条探店文案放进去,设置好字体、大小、描边、甚至指定只在视频的第3秒到第8秒显示,然后点下开始。
他端起水杯喝了口水,心想估计又要等个半小时。结果刚放下杯子,进度条就跑完了!不到3分钟,30条全新的混剪视频整整齐齐地躺在文件夹里。每一条的镜头顺序都不同,字幕是随机抽取的文案,连背景音乐都换了好几首。他点开一条,画面流畅,节奏感十足,根本看不出是批量生成的。
“我当时就愣住了,反复确认是不是自己看错了。”阿强回忆起那个瞬间,语气里依然带着兴奋。那一个晚上,他没干别的,就用这个软件,把自己的素材库全给“混剪”了一遍。原本需要半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那一晚上就超额完成了。第二天一早,他把50条视频分发到各个账号,看着后台蹭蹭上涨的播放量,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电脑左下键,右键,卸载了那款“专业”大牌软件,以及另外4个鸡肋应用。
现在,阿强的整个工作流程都变了。他不再是那个被剪辑困住的“操作工”,而是真正的内容策略家。每天花1小时搜集素材,花10分钟设置好呆头鹅的批量任务,然后就可以安心去思考选题、分析数据、对接商务了。效率提升了何止5倍,简直是换了一种创业模式。他的团队也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了10人,每个人都能熟练操作这套系统,实现了内容生产的工业化。
有时候,决定我们天花板的,不是努力程度,而是工具的选择。一个能把你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工具,它带来的价值远不止是节省时间,更是给了你思考和布局的余地去抢占先机。如果你也像曾经的阿强一样,陷入了“内容生产”的泥潭,真的不妨去了解一下这种新思路。
大家现在都在用什么剪辑工具?有没有类似的效率神器推荐?评论区聊聊。
热点资讯
- 18.8万彩礼打水漂,婚礼没有办成!有多少人“踩过这坑”
- 华为PuraX典藏版:折叠屏手机中的影像与性能天花板
- 退伍兵带村姑走之后(二)
- 哪个牌子变色眼镜好?推荐10款,舒适又实用,选购不踩坑!
- 鸣潮下载要多少内存?15GB只是起步,预留20GB更稳妥
- vivo S20和荣耀300, 怎么选才不会后悔?
- 背影:牛仔与针织的日常时尚奏鸣
- 美军攻下硫磺岛,上甘岭久攻不下,志愿军体系战力强
- 阜阳外卖小哥逆袭成飞行员:努力和选择,哪一样都不能少
- 1955年,两人补选为政治局委员,一因战功卓著,一因理政杰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