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爱电竞 > 新闻动态 >

乐山小伙中专毕业,逆袭赚257亿!背后真相太燃了!

点击次数:82 发布日期:2025-09-18

你可能没听过这个名字,但人家半年赚了上百亿,现在身价超过250亿了。

这人是四川乐山的,叫高光荣。

说到乐山,第一反应是不是乐山大佛?或者峨眉山?

其实这地方不止有风景,还出了不少厉害人物。

今年三月发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上,乐山就有两个人上榜。

一个是吴冠江,一个叫贺正刚。

一个160亿,一个115亿。

但今天要说的这位高光荣,还没上过榜呢。

不过按现在的势头,下次大概率能看见他。

他搞的公司叫新易盛,做光模块的。

你可能不熟这名字,股民可太熟了。

从2023年初到现在,这家公司股价涨了差不多30倍。

今年光上半年就翻了一倍多。

市值现在冲到3470亿以上。

高光荣自己持股7.4%,算下来光股票就值257亿。

这数字,稳稳挤进富豪行列了。

可几年前,新易盛根本不显眼。

2023年业绩还在下滑,股价才12块左右。

结果这两年猛得不行。

去年利润涨了三倍多,今年上半年又同比涨了356%。

难怪股价一路飙到400块以上。

为啥突然爆发?

关键点是ChatGPT火了。

AI一热,数据中心、算力需求全上来了。

而光模块,就是数据传输的核心零件之一。

新易盛正好卡在这个风口上。

高光荣这人挺低调。

1969年生,中专毕业,学的是工业电气自动化。

在乐山无线电厂干了快十年,后来又在几家通信公司辗转十年。

2008年,快40岁的时候才创业,拉人一起办了新易盛。

2016年公司没露脸。

没上过富豪榜,也没啥媒体采访。

直到现在,股价一飞冲天,大家才注意到他。

再说说那两个已经上榜的乐山富豪。

吴冠江,1968年出生,峨眉山人。

师范毕业,本来能当老师,但他觉得自己不适合。

后来进了文化单位,没干多久就辞职下海。

最早做保健品,赶上那阵热潮。

2002年,他和蒋仁生等人一起收购了重庆金鑫生物。

这家公司后来发展成现在的智飞生物。

他在里面当过副董事长,财富最高峰时到过260亿。

现在他已经离开智飞,去了广东重新创业,搞了个叫“三代人科技”的公司。

听说他特别低调,平时骑自行车上下班,穿得也普通。

另一个是贺正刚,1954年生,五通桥区人。

以前在乐山市商业局上班,1992年辞职下海。

起步是收猪皮,你没听错。

就这么一点点做起,最后搞出了和邦集团。

2012年把和邦股份送上A股,后来改名叫和邦生物。

主业是农药化肥,最近几年也搞玻璃、光伏这些。

2017年又推了一家叫振静股份的公司上市。

原来做皮革,后来转型养猪和饲料。

他是乐山的老牌富豪了,好多年都是本地首富级别的存在。

再往前数,乐山还有不少人上过榜。

比如福华集团的张华,1965年出生,当过小学老师。

家里欠债,他就想着出来做生意。

最开始办个小酒厂,慢慢扩展到造纸、化工、矿产。

公司还进了中国制造业民企500强。

2021年他身价100亿,但2024年掉出榜单了。

2023年数据是73亿。

还有科思科技的梁宏建,夹江人,72年生。

山东去深圳打拼。

2004年和同事一起创业,做了科思科技,他是二股东。

2021年上榜,身价也是100亿。

童文其的名字在乐山几乎家喻户晓。

峨眉山人,1956年出生。

搞其亚铝业起家,早年就上过榜,但2022年后没再出现。

还有熊建华,峨眉胜利集团的老板。

1963年生,从水泥厂化验员做起,一步步当上厂长。

现在业务拓展到房地产、矿业、环保工程,身家也不低。

有个叫王武军的乐山人,在广东创业。

初中没毕业就出来闯,跟着二哥在深圳做塑料生意。

1997年自己单干,2014年把“王子新材”搞上市了。

另外紫燕百味鸡的钟怀军,也是乐山出来的。

连锁餐饮做得风生水起。

不过接下来这两位年轻人,可能更值得期待。

一个是杨璐菡,峨眉山人,86年出生。

北大保送,后来去哈佛读博士,搞生命科学。

2015年在美国创业,钱不够,导师直接投了10万美元。

这位导师可不是普通人,是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双院士,叫乔治·丘奇。

2017年她回国创办启函生物,专注基因编辑和异种器官移植。

她两次入选《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

还拿过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青年领袖”称号。

另一位叫周光,犍为人,也是1986年生。

清华基础科学班出身,后来去美国读人工智能博士。

读书时就在自动驾驶领域小有名气。

毕业后进过大厂,第一次创业做得不错,却被合伙人踢出局。

2019年再出发,创办元戎启行,做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他也上了2024年那份“40岁以下精英榜”。

这类榜单的人,很多富豪榜上。

乐山不光有大佛,也有不少敢拼敢闯的人。

有的靠风口起飞,有的靠技术突围,有的从小生意做起。

有人一夜成名,有人默默耕耘几十年。

我搜了一下地图,乐山不算一线城市,但这里走出来的人,

有的在深圳打拼,有的在美国实验室搞科研,有的在四川本地一步步建厂扩张。

他们起点不同,路径也不一样。

但有一点差不多:抓住机会,坚持往前走。

最后:

有时候我们总说“小地方出不了大人物”,可你看乐山这些人,

有的从中专起步,有的从收猪皮开始,有的差点被合伙人赶走。

但他们没停。

真正的财富,不只是数字,更是那种不认命的劲头。

在一个看似平静的小城,藏着这么多不甘平凡的故事,

这才是最打动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