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开零食店了,你以为是创业,其实是给巨头当耗材
楼下零食店的生死时速,比我追的爽文更新都快。
上个月还挂着“盛大开业,全场骨折”的红条幅,这个月就变成了“铺面转让,含泪清仓”的白纸黑字。隔壁的赵一鸣们,却跟打了鸡血一样,不仅坚挺,还在疯狂扩张,恨不得在你家小区门口直接建个碉堡。
很多人把这归结为风水,说倒闭那家店的前身是银行,压不住财气。
讲真,玄学救不了商业,你要是这么想问题,那炒股前是不是还得去庙里开个光?这种想法,跟相信渣男会回头一样,属于一种朴素的自我麻痹。
所谓零食店大溃败,本质上不是生意不好做了,而是牌桌上的玩法变了。以前是单挑,现在是打群架。你以为你是开店创业,其实你只是某个巨大战争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而且还是耗材最高的那种。
这事的底层逻辑,得从零食折扣这个模式的裤衩子扒起。
它到底创造了什么新价值?
没有。
真的,一个子儿都没有。它没有发明更好吃的薯片,也没有让可乐变得更健康。它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把原来在超市、在便利店、在线上卖的零食,搬到一个专门的铺子里,然后用更低的价格卖给你。
这是一个典型的“抢别人蛋糕”的零和游戏,比的就是谁能用更低的价格,从现有市场里撕下更大一块肉。
那么问题来了,凭什么它能更便宜?
因为规模。当一个品牌能开到成千上万家店,它就不是去跟供应商“进货”了,而是去“下圣旨”。它能直接找到厂家,用巨大的订单量把采购价压到地板以下,甚至可以反向定制产品。
这就构成了一场典型的降维打击。
街角的夫妻老婆店,进货价可能是一包辣条1块5;而赵一鸣这种连锁巨头,拿货价可能是8毛。你怎么打?你拿头打吗?你把老板娘的微笑服务练到极致,也抵不过人家实打实的价格优势。
所以,你看懂了没?这场战争的核心,从来就不是单店的精细化运营,而是总部的供应链战争和资本效率战争。
那些倒闭的店,死就死在了他们的“单机思维”上。他们以为只要选址好、装修好、服务好,就能活下来。
开个店就能赚钱?
想什么好事儿呢?
真当钱是大风刮来的?
这是典型的把战场当成了游乐场,进去才发现旋转木马会甩出飞刀。在零食折扣这行,你个人的努力,在系统性的绞杀面前,脆弱得就像一张餐巾纸。
那么,赵一鸣们为什么能赢?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跟你玩单挑。它在下一盘大棋,一盘关于“圈地、养蛊、收割”的资本大棋。
我们来拆解一下它的武器库。
第一件武器,叫“品牌势能”。
很多人觉得,赵一鸣的logo酷酷的,请周杰伦代言牛逼。这都只看到了皮毛。品牌是什么?品牌就是战旗。它的核心作用不是让消费者觉得你东西好吃,而是让加盟商觉得你靠谱。
一个戴墨镜的小孩,一个周董,就是那个在城楼上给你喊666的拉拉队,主要作用是让你,以及更多想加盟的兄弟,觉得这波稳了,可以梭哈。这就好比古代打仗,帅旗不倒,军心就在。哪怕前面已经有兄弟阵亡了(关店),只要帅旗还在高高飘扬,后面就有源源不断的预备队(新加盟商)冲上来。
那些设计得平平无奇,甚至有点土味的品牌,从一开始就在“招兵买马”这一步输了。你连让加盟商掏钱的欲望都勾不起来,还谈什么逐鹿中原。
第二件武器,叫“战略亏损”。
门口摆着比超市便宜一大截的饮料,这是为什么?做慈善吗?当然不是。这是“流量入口产品”,是诱饵,是打响战争的第一声炮响。
就像拳击比赛,比的不是谁拳头硬,是谁更会抓节奏,在对手喘气的时候给他一记闷拳。用饮料这种硬通货,以亏损或者微利的价格,先把顾客骗进门。只要你进来了,总不能只买一瓶可乐吧?顺手拿两包薯片,一袋牛肉干,利润就从这些“非标品”上找回来了。
这种打法,小店根本玩不起。他要是敢把饮料价格降到这个地步,那他这个月就得吃土。而赵一鸣们,用总部的雄厚资本支撑着成百上千家门店玩这一招,活活把周边的竞争对手给耗死。这不叫商战,这叫“熬鹰”。
第三,也是最核心的武器——“供应链控制”。
这才是真正的杀招,也是利润的核心来源。一篇好的财报,就像一份体检报告,有的人P得跟写真一样,但肝上的阴影是藏不住的。零食店的命门,就在供应链。
真正的利润,从来不在零售端那几毛钱里,而是在你看不到的上游供应链。赵一鸣们通过海量订单,能把供应商的底裤价格都给扒出来。然后,它把这些低价商品卖给加盟商,从中赚取差价。
看明白这个模式了吗?对于总部来说,加盟商开的店,不仅仅是销售渠道,更是它的“客户”。它赚的,是to B的钱,是供应链管理的钱。前端门店打得越惨烈,死得越多,活下来的门店对总部的依赖就越强,总部的议价能力就越强。
这套模式,就是典型的“快种快收”。用品牌和资本快速圈地,让加盟商在前线冲锋陷阵,总部在后方稳坐钓鱼台,通过控制供应链来收割整个网络的利润。至于单店的生死,对于整个系统来说,就像新陈代谢,死掉几家,反而能让系统更健康。
那些倒闭的店,就像没找到组织的游兵散勇,以为自己是在开创事业,实际上只是在巨头的战场上裸奔,最后被乱枪打死,连个响儿都没有。他们不是不努力,也不是产品不好,而是从一开始,就选错了游戏难度。
所以,别再感慨什么生意难做了。当下的商业环境,已经不是田园牧歌式的勤劳致富,而是一场场冰冷的、精密的、由资本主导的系统战争。
你以为的创业,不是风口,是火山口,跳进去大概率不是起飞,是变成一个熟人。而赵一鸣们的成功,本质上是商业模式的胜利,是组织力的胜利,是把无数个“你”的单点努力,汇聚成一股洪流的胜利。
至于那个体量庞大、面目模糊的总部,才是这场游戏中唯一的、真正的赢家。而那些开在街角,承载着一个个普通人发财梦的小店,只不过是这场宏大叙事里,被轻轻抹去的一行注脚罢了。
魔幻吗?
这就是现实。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热点资讯
- 杨瀚森首轮逆袭中国篮球新火种NBA追梦再启航
- 58岁邓兆尊公开财富分配,称没立遗嘱已有计划,三个女友各得一
- 二手卡罗拉能不能买,我来告诉你答案,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车
- 实况足球2023延迟高怎么办?三招教你稳定网络流畅对战
- 山东全磁滚筒
- 1938年血战台儿庄,中方参战29万人伤亡5万,日军参战伤亡
- 提升仓储效率:从送仓预约到采购订单的系统化管理
- 冼锋:未来度假与生活方式的变化,追寻飞跃萧条的智慧 | 有话
- 姆巴佩和贝林关注:续约皇马存阻碍,他原因为何?
- 于正自称:拍了近50部剧也就扑了4部,网友开怼:凡尔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