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爱电竞 > 爱电竞介绍 >

胡塞武装,以国攻击也门首都

点击次数:90 发布日期:2025-08-26

2025年8月24日,以方14架战机向也门首都萨那投下40枚炸弹,精准炸毁总统府军事基地、发电厂和燃料库,现场火光冲天。 胡塞武装紧急通报:空袭造成6人死亡、86人受伤,油库爆炸后浓烟笼罩半个城市。

这场中东十年最大规模空袭,直接导火索是三天前胡塞向以方机场发射的一枚"巴勒斯坦-2"高超音速导弹,它以16马赫速度突破防空网,落地炸出15米巨坑,留给以色列的反应时间仅剩30秒。 当非国家武装组织掌握"大国杀器",当传统军事霸权遭遇"降维打击",一场改写中东规则的生死对决正式开场。

空袭发生在萨那时间24日下午。 以方空军指挥中心的屏幕上闪烁着14个光点,每架战机携带精确制导炸弹飞越红海。 它们的首要目标是萨那市中心的总统府军事基地。 这里是胡塞武装的指挥中枢,地下掩体中存放着导弹控制系统和通信设备。 炸弹穿透混凝土工事时,冲击波震碎了周边3公里内的玻璃窗,总统府西侧塔楼在烟尘中坍塌。 现场目击者拍摄的视频显示,火焰从建筑内部喷涌而出,黑烟柱高达数百米。

距离总统府8公里的阿达尔发电厂是第二打击点。这座电厂供应萨那70%的民用电力,但以军情报显示其地下铺设了胡塞武装的导弹生产线。 连续三枚钻地弹命中电厂核心区,涡轮机组被炸成扭曲的金属块,全城瞬间陷入黑暗。 最致命的袭击发生在西南部的希扎兹燃料储存基地。 这里存放着2万吨航空煤油和汽油,爆炸引发的火球照亮夜空,消防车直到次日清晨仍无法控制火势。 胡塞卫生部门确认,加油站排队车辆遭火焰吞噬,6名平民当场烧焦,35名伤者皮肤灼伤面积超过80%。

空袭发生后两小时,胡塞武装军官阿里·卡西姆通过马西拉电视台发布战报。 他声称防空部队用俄制"山毛榉"导弹拦截了7架以军战机,迫使其余战机丢弃炸弹撤离。 镜头扫过萨那街道,展示着散落的战机残骸,一块机翼碎片上清晰可见以方空军六芒星标志。 但以方国防部随即公布红外影像,所有炸弹均命中预定坐标,空袭后总统府地下温度骤升至800℃,证明目标已被彻底摧毁。

这场血腥报复的导火索埋在72小时前。 8月22日凌晨,特拉维夫本-古里安机场雷达突然报警:一个速度16马赫(约每小时2万公里)的物体正从红海方向袭来。防空指挥官后来描述,屏幕上的光点像"打水漂的石子"忽高忽低,这是胡塞"巴勒斯坦-2"导弹特有的钱学森弹道,它先冲上100公里高空,再乘大气层边缘滑翔变轨,传统雷达根本无法测算落点。 以军"箭-3"反导系统在最后30秒才锁定目标,两枚拦截弹迎头撞击。 导弹在半空解体,但弹头碎片仍砸中机场跑道,留下15米宽的凹坑。 路透社获得的导弹残骸显示,其内部装有6枚子炸弹,专为突破防空网设计。

胡塞武装的导弹技术飞跃震撼了全球军事观察家。 五年前他们的"圣城-1"导弹射程仅450公里,如今"巴勒斯坦-2"能覆盖1600公里外的目标。 拆解报告揭露了技术来源:弹体采用伊朗石墨烯耐高温材料,制导系统嫁接俄国"格洛纳斯"卫星信号,发动机燃料配方与朝鲜"火星"系列导弹高度相似。 更关键的是,胡塞在也门北部火山岩洞窟中建成了隐蔽生产线,利用也门内战缴获的苏联设备改造导弹部件。 这种"混血军工"模式让西方武器禁运形同虚设。

以方的反击带着精密计算的冷酷。 空袭前48小时,总理内塔尼亚胡与国防部长卡茨亲自审定目标清单。 他们刻意保留胡塞领导层住所,却将发电厂和油库列为优先目标,这些设施瘫痪后,导弹工厂的焊接设备和温控系统将全面停摆。 行动当天,两人全程坐在特拉维夫空军指挥中心,通过卫星画面实时监控爆炸效果。 当总统府基地化为火海时,内塔尼亚胡对着话筒宣告:"任何向以色列发射导弹的人,他的家园将变成炼狱。 "

胡塞武装的回应同样充满象征意义。 空袭后六小时,他们向红海发射了四架自杀式无人机,目标锁定为以色列埃拉特港的储油罐。 这种"蜂群-尖刀"战术曾在上个月创下纪录:先用廉价无人机消耗以军防空导弹,再由高超音速武器突袭要害。 尽管这批无人机被"铁穹"拦截,但以色列能源部被迫关闭港口12小时,每日损失超过2亿美元。

冲突背后的地区博弈早已超出也门边界。 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向胡塞武装提供实时卫星情报,帮助他们锁定以色列经济命脉。 沙特王室则在空袭后紧急调停,提出用红海天然气田开发权换取胡塞停火,这个产油区预估储量足够欧洲使用二十年。 而美国"杜鲁门号"航母在红海保持静默,任由胡塞导弹从侦察半径内掠过。 五角大楼解密文件显示,美军接到的指令是"避免与胡塞直接对抗"。

萨那医院的伤员名单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代价。空袭中受伤的86人里,包括11名在发电厂值班的工程师、17名加油站排队司机,以及58名周边居民。 一位右腿截肢的机械师躺在病床上说:"我们听到防空警报时正在吃午饭,刚跑到楼梯口就被气浪掀飞。 "他的工装裤上还沾着同事的血迹。 胡塞卫生部门报告,由于油库毒烟持续扩散,已有8名伤者因急性呼吸衰竭死亡。

这场对抗的军事逻辑像齿轮般咬合严密。 胡塞用一枚成本300万美元的导弹,迫使以色列消耗价值1000万美元的拦截弹;以军则用40枚炸弹摧毁价值4.5亿美元的胡塞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