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爱电竞 > 爱电竞介绍 >

歼35首单或花落伊朗,美媒:天价购机一步到位,仍难撼动F35霸主地位

点击次数:94 发布日期:2025-09-10

中国研制的歼35隐身战机,眼下还没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找到它的第一个买家。可偏偏,美国那边的一些媒体却早早把目光锁定在了中东,指名道姓说伊朗,很可能就是歼35首批海外用户之一。这消息一出,着实让人浮想联翩。

但话又说回来,就算伊朗真能把歼35请回家,不少军事分析师还是觉得,它在实战中恐怕也很难有效对抗以色列那些久经沙场的F35机群。这不,美媒自己都曾刊文,觉得歼35和F35的性能其实旗鼓相当。

中东天空,谁来破局?

如果伊朗真能拿到歼35,那可真是直接一步跨入了第五代战机的门槛。想想看,歼35那引以为傲的隐身性能,在敌方雷达面前几乎能“隐身遁形”,生存能力自然没得说。再加上它搭载的先进雷达系统,对战场态势的感知和目标锁定能力,简直是如虎添翼,有望大大提升空战效率。

过去啊,在中东想搞到五代机,F35几乎是唯一的选择。这无疑给了美国巨大的战略筹码,说白了,就是把中东各国都捏在了手里。现在歼35横空出世,可就大不一样了。它提供了一个不带任何政治附加条件的替代选项,这下,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影响力,恐怕要被削弱不少。

当然,光凭一架先进的战机,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国家的整体军事实力。歼35瞄准国际市场,已经多次在各种军展上高调亮相。不过,跟俄罗斯对苏57技术那种相对开放的态度不同,中国对歼35的技术出口,可是相当谨慎。之前传闻巴基斯坦要买,结果官方也否认了。

再看看以色列这边,他们早就装备了经过实战检验的F35IAdir机群。这些F35可不是吃素的,它们在实战中击落过伊朗无人机,还成功拦截过导弹。甚至有消息说,F35曾模拟攻击伊朗的关键防空节点,连核设施都没放过。

以色列一口气采购了75架F35,还被允许进行本地化改装,这无疑进一步巩固了它在中东地区的空中霸主地位。所以啊,讨论“歼35和F35到底谁更厉害”,在特定的语境下,可能真就是一个“伪命题”。毕竟,五代机作战,高度依赖的是信息融合和态势感知能力。

伊朗空军,一场“等不起”的豪赌

现在伊朗空军的状况,说实话,真让人替他们捏把汗。主力机型还是那些老掉牙的美制F-14、F-4,还有俄制米格-29。这些老伙计在现代空战里,几乎已经没什么竞争力了。面对区域内潜在的强敌,伊朗空军现在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最近的冲突,更是暴露出伊朗防空体系的脆弱性,连俄制S-300系统都被指“静默”了。之前跟俄罗斯谈好的24架苏35采购协议,也因为俄乌冲突,交付变得遥遥无期。歼10C作为四代半战机,虽然也被考虑过,但它缺乏隐身突防能力,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至于伊朗自己捣鼓的那个“隐身机”Qaher-313,外界普遍都是嘲笑,觉得它根本没什么实战价值。所以啊,空军现代化对伊朗来说,已经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迫在眉睫”的战略需求。能搞到歼35,无疑能大大提升伊朗的威慑力和战略话语权。

可伊朗面临的挑战,远不止这些。首先就是钱,外汇储备不足,要负担高昂的五代机采购费用,简直是天文数字。其次是后勤保障体系薄弱,缺乏维护先进战机的经验。那隐身材料的复杂维护,想想都头大。先进战机要是维护不好,趴窝在机库里,那可就成了摆设。

更让人担忧的是,伊朗内部还存在“双面间谍”和情报渗透的严重问题。这种内部脆弱性,可能导致任何先进装备刚一到手,就立刻变得“透明”了。再加上伊朗内部亲美派和强硬派之间的政治博弈,也严重影响军事决策的效率。冲突之后,伊朗重建空军,J-10C一度被视为更务实的选择,但这只是权宜之计。

光有飞机,够吗?

伊朗飞行员的培训体系,说句不好听的,还停留在冷战思维模式。他们压根儿就缺乏应对现代电子战和信息化联合作战的系统训练。那些驾驶隐身战机所需的信息融合和态势感知能力,对伊朗飞行员来说,可能还是个新鲜词。

这跟以色列飞行员简直是天壤之别。以色列飞行员身经百战,每年都要执行大量的实战任务。他们是在预警、情报、电战网络的全方位支撑下,进行体系协同作战。五代机最强调的,就是飞行员作为“信息节点”的核心理念。

可伊朗的指挥体系僵化,飞行员临场决策的权限非常有限。现代空战多是超视距交锋,决策时间短得可怜,谁能先敌锁定,谁就掌握了主动权。以色列飞行员筛选严格,经历极限训练,心理素质那是杠杠的。伊朗训练条件有限,飞行员在突发情况时,很容易出错。所以啊,就算硬件再先进,如果“人”和“体系”跟不上,也难以发挥出它真正的潜力。学习驾驶五代机,那可是一个陡峭且漫长的过程。

中国方案:不只是“卖飞机”

其实,中国给伊朗提供的方案,远不止歼35战机那么简单。这很可能是一个以歼35为核心的综合性“中式解决方案”。它可能包括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还有数据链。这个方案的目标,就是为买家构建一个自我循环、独立运转的中式装备作战体系闭环。

更关键的是,这个方案承诺,从发动机到航电系统,所有核心技术都自主可控。这种自主性,对于长期遭受制裁的国家来说,简直是无价的安全感。接受这份“大礼”,意味着伊朗必须进行战略路线的彻底转向。

伊朗必须放弃现有美俄混杂、理念落后的旧体系。它需要全盘接受中国的作战思想、训练模式和后勤保障。这种“换脑子”式的变革,可比单纯的“换装备”挑战性大多了。伊朗那僵化的军事文化,能否适应这些新理念,才是真正的关键。潜在的歼35交易本身,已经成了搅动中东安全格局的重要棋子。

这笔交易,无疑将催化中东地区军事思想的变革,促使各国重新评估未来战争的形态。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真正的战斗力,源于体系对抗,而不是平台单挑。

空中对决,真功夫在“体系”

以色列空军F-35的实战经验,提供了太多宝贵的启示。以色列的F-35IAdir机群,已经在实战中证明了自身的价值,成功击落过伊朗无人机,也拦截过导弹。F-35甚至参与过模拟攻击伊朗关键防空节点乃至核设施的演练。以色列采购75架F-35,还获准进行本地化改装,这些都进一步提升了它的作战能力。

所以啊,美媒讨论“歼35对决F35谁会赢”,可能真就是一个伪命题。真正的战斗力,从来都源于体系对抗。歼35的引入,确实会加速中东地区军事思想的变革,促使各国重新评估未来战争的形态。但就算伊朗装备了歼35,短期内也难以弥补与以色列在飞行员素养、实战经验和体系协同上的巨大鸿沟。

学习驾驶五代机,那条曲线陡峭得让人望而却步,需要长时间的磨合与训练。不过,歼35的入局,足以极大地抬高潜在冲突的门槛和成本。这也会迫使伊朗直面自身最根本的弱点,进行一场深层次的改革。

笔者以为

歼35的最终价值,恐怕不在于军事上的速胜,而在于它能否促使伊朗进行一场“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这一抉择的影响,将远远超出伊朗的国界。空军现代化,绝不仅仅是购买几架先进飞机那么简单,它更需要从人员培训抓起,从根本上“换脑子”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