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冲破4000点,资深股民看穿本质,这轮行情该如何应对
沪指冲破4000点,资深股民看穿本质,这轮行情该如何应对
A股又闹腾了。10月28日早上,屏幕上一串红色数字扎眼得很。上证指数直接站到了4000点,这个位置很多年没见过,有人兴奋,有人头疼。
不少散户盯着这波拉升,却反倒心里发毛,“都这么高了,是不是快要砸下来?”财经自媒体们一通“高位预警”,再配几张恐怖的K线图,看得新手真容易慌。其实说到底,大多数焦虑都是被舆论带出来的情绪杀,不少标题就是吓人的套路。
回头看看今年大盘走势,从4月份算起,一路震荡往上走,没有像样的大跌,也没有什么深度调整。9月那会儿稍微有些区间来回晃动,加上10月受外部消息影响短暂探到3800点,但现在看,那波低点还成了稳固支撑,就跟黑天鹅飞过去留下一层安全垫一样结实。
说到数据,还真能说明问题。比如富国沪深300ETF,自2024年5月成立以来累计净值涨幅已经达到35.43%,远甩基准指数一条街;那些死拿指数ETF的老投资者,现在啥也不做都在赚钱。
反观那些爱折腾的人,一会儿追科技、一会儿切新能源,两边跑半天结果亏得多赚得少,只能感叹节奏太难把握。
市场里的防护网藏在哪?技术面最直观。 现在60日均线慢慢靠向3800点关口,而20日、30日均线全都移到了3900附近,好几条支撑拧成绳子,把大盘包裹住。 就算真的来个小回调,多半也就100点左右,说清仓根本用不上,顶多让机动仓忙活一下而已。
再讲讲为什么还有底气继续往前走。 外围市场不用细说,各大主要指数最近基本都是创新高状态,对风险接受度提升明显——这无疑给A股垫了一块厚底板。 行业硬货也不少,比如锂电龙头企业业绩增速36%、动态估值26倍,这种盈利能力和价格匹配度搁哪儿都不算贵,长期持有怎么看怎么舒服。 政策层面更是添柴加火:海外经济体月底可能降息,“降息无熊市”这个规律大家心知肚明,无形中又给行情套了一道保险锁; 成交额也是亮眼,每天稳定在2万亿元以上,如此充沛流动性,即便部分热门板块涨过头,新热点补起来一点压力没有。
比起天天琢磨涨跌,更值得关注的是整个市场内部的健康状况。 之前常见金融下去科技冲刺、消费强周期弱,各个板块像掰手腕似地互相较劲; 但最近风格转变挺明显,不同类型居然可以一起上涨,这背后资金分歧正在收敛,共识渐渐形成,看着就靠谱一些。
有人担忧科技板块涨太狠,其实仔细拆开来看只是内部结构分化严重: 主流标的一骑绝尘,但大量细分领域还趴在地板价,例如并购重组宽松后,《重组办法》修订鼓励产业链整合, 海光信息、中科曙光合并这种动作,就是为了补齐技术短板,那些低位品种随时都有机会冒尖抬头;
至于流动性方面,再提一次,每天2万亿成交量摆在那里,不仅能够托住几个低迷板块,就算新增热点涌现,也完全接得住; 只盯局部高位否定整个赛道未免失之偏颇,相反遇到调整才正好是捡漏的时候;
操作方法可不能马虎,现在不像七八月份那种闭眼买啥都猛拉逼空时期了, 乱追高很容易进坑,被套牢以后想哭都晚; 经验丰富的老玩家一般选择低吸策略:先保证核心仓跟紧指数不掉队,然后再找超额收益的小机会慢慢潜伏布局;
具体方向怎么看? 第一个重点肯定还是科技类细分,比如固态电池设备材料,今年EVTank预测2030年全球规模能飙到1079.4亿元, 提前埋伏绝对划算;还有处于低谷中的半导体企业,目前许多公司正在突破关键工艺节点,估值压制下入场成本极佳; 第二个方向则是成长型行业,其中AI应用尤其值得注意,无论工业互联网还是智慧政务,都赶上政策暖风扶持期,上车空间肉眼可见; 第三类推荐金融股尤其券商,截至2025年1月初申万证券II静态估值只有1.37xPB,在近十年来属于明显偏低水平,与市场联动密切,很可能后续补涨一把;
如果怕踩雷选错票,可以考虑买沪深300ETF或者对应行业ETF产品,用组合方式分散风险,同时还能吃到整体行情带来的收益—— 毕竟最近三个月净值增长率接近20%,躺赢不是梦,大盘节奏跟得稳妥省心,
谈炒股绕不开仓位管理,这是每个人必须要学好的课题。 满仓搞法危险,一旦遇上下挫连补仓余地都没有;空仓等机会又怕踏空牛市只能干瞪眼, 老司机通常将资金分为“底仓”和“机动仓”:底仓占五成左右,坚持优质标的长线持有,比如锂电龙头或券商,为牛市趋势留出尊重与参与感; 剩下机动部分灵活做短线,高抛低吸区间操作,该卖就卖、该补及时入场,实现波段利润最大化同时降低整体风险,
举例来说吧,上次3800点时很多人割肉跑路,可懂行的人却用机动资金果断加码,下次翻身冲到4000,他们直接把加进去的钱顺势兑现,又是一笔稳妥收入入账, 敢于逢跌买进、逢涨落袋,全靠合理规划和纪律执行,否则总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只留下懊悔和遗憾,
当然没人相信永远稳赚不赔这一套神话,就算当前趋势漂亮,也不会有人拍胸脯承诺每一步精准抓住所有变化, 28号那个四千关口确实激励士气,但谁知道未来是不是一路平坦? 记牢两句口诀:“别盲目追高、不慌割肉”,保留核心底舱灵活调配资金,即使遭遇震荡也能安然应对,把握真正属于自己的机会——这才叫聪明玩股票!
热点资讯
- 百丽复古工装鞋值得买吗?舒适真皮,春秋百搭款式解析
- 耐磨合金涂层:让机械更耐用的秘密
- 中年人失业能干什么?
- 高价黄金上门透明回收专业检测确保公平价格
- 金砖币将成替代美元工具!国际货币体系或迎重大变革
- 凌晨全网接力救援,电竞选手兮然的心声为何引发如此共鸣
- 2026日本最大鞋展|东京国际鞋类展
- 风口智库|沪指或挑战3700点,专家看好经济转型牛
- 80万元打赏背后的虚拟亲情,主播粉丝谁在为谁买单?
- 瓦罗兰特闪退回桌面怎么办 瓦罗兰特闪退优化工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