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爱电竞 > 产品展示 >

宁夏甘肃之争,论证了70多年的黑山峡水库,为什么一直没有上马?

点击次数:112 发布日期:2025-07-28

众所周知,长江有三大峡谷,依次是瞿塘峡、巫峡与西陵峡,这些峡谷险峻水急,极具特色。然而,黄河其实也有三峡,位于上游地带,被称为“鬼门三峡”。

这三峡位于黄河自兰州下游至宁夏中卫之间的河段,分别叫作乌金峡、红山峡和黑山峡。这三段峡谷同样拥有高山深谷、激流险滩,河道蜿蜒莫测,岩壁陡峭险峻,形如通往幽冥之地,因而得名。黑山峡是这三峡中的最后一段,越过这里便是开阔平缓的河套区域,也是著名的黄河灌溉区。

黄河作为中国第二大长河,流域地貌多样、泥沙沉积严重,水患频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治理黄河,国家先后在其干流上建设了大量水坝、水电工程与水库,数量达二三十处。其中,中游主要工程包括三门峡、小浪底、西霞院、天桥和万家寨等,上游则有龙羊峡、刘家峡、三盛公和青铜峡等,再加上其他小型水利设施,共同承担黄河调蓄、防洪和发电重任。

然而,有一项水利工程,自1952年便启动了调研工作,时至今日已过去七十多年,仍未正式开工。这项工程便是黑山峡水利枢纽。

黑山峡位于甘肃白银靖远县大庙村至宁夏中卫沙坡头区小湾村之间,长约70公里。作为黄河上游的终端峡谷,在此修建大型水库,有以下几项显著优势:

可为上游两岸如白银市等地区供水,改善耕地面积,甚至有可能惠及远在河西走廊的武威市,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难题。

有助于调节宁夏平原与内蒙古河套平原的水量供给,减轻干旱与洪涝威胁,扩大灌溉面积。

利用水头落差进行水力发电,创造可观的能源收益,提升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黑山峡水库若得以实施,将带来多方面的效益。但为何这一项目始终处于论证阶段,迟迟未能上马?根本原因仍在于工程利弊权衡和利益划分不一。

从宁夏的视角来看,黑山峡工程无疑是利大于弊。因为宁夏黄河段多为平原地貌,建设大型水库的地形有限,而黑山峡可能是最理想的修建区域,若能成事,将对全区供水保障发挥极大作用。

然而,从甘肃的立场来看,问题则复杂许多。因大坝建成后所形成的淹没区大多位于甘肃境内,预计将迫使约十万人迁移,且需承担庞大的搬迁成本,还会损失大量耕地。从地理图上看,鬼门三峡两岸的土地资源极为紧缺,河滩地尤为珍贵,若蓄水,这部分农田将全部被水淹没。

除此之外,生态和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因而甘肃和宁夏各自提出了不同的开发策略。

宁夏方面倾向于采用修建高坝的大型水库方案,在沙坡头的大柳树处兴建高坝,一次性实现一级开发,蓄水高程可达1380米,有望解决大范围的用水难题。而甘肃方面则提出分期、多级开发的方案,拟在大柳树、小观音、五佛、红山峡等地分别设立多道小型坝体,减少土地淹没,控制迁移人口,并增加水电收益。

虽然甘肃方案在控制负面影响方面更优,但其蓄水能力有限,无法实现水资源的最大调蓄目标,这正是宁夏难以接受的症结所在。双方协商多年,始终未能统一意见,导致项目长期搁置。

不过,近年情况似乎有所松动。

2023年4月23日,甘肃方面正式发布公告,明确禁止在黑山峡水库可能淹没区域新建项目或新增人口。根据公告内容,正常蓄水位为1380米,淹没区域涉及白银市下属景泰县、靖远县与平川区,共计46个行政村。次日,宁夏也同步发布公告,其境内将有沙坡头区的7个行政村受影响。这说明,甘宁两省可能已经就该项目达成初步共识,黑山峡水库或将在不久后正式开建。

然而,考虑到黄河流量有限,即使水库建成,其能否如预期蓄满水量仍需打个问号。北方地区水资源极为紧缺,而黄河水量原本就有限,因此要真正实现水库的效能,根本还在于增加黄河水源。

当前,国家正在论证两项重要的水源补给工程:南水北调西线与红旗河项目。前者计划将长江上游支流水引至黄河上游,后者则拟从青藏高原边缘引导多条江河支流,通过地势自然落差输水至黄土高原,最终汇入黄河,并通过河西走廊输送至新疆。其中在兰州以北与黄河交汇,届时,黑山峡水库有望作为关键节点,承担调水中转重任。

由此来看,黑山峡水库不仅是当前水利建设的一环,更是未来红旗河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