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爱电竞 > 产品展示 >

美团“暗渡陈仓”

点击次数:53 发布日期:2025-07-30

美团、阿里、京东三家巨头,动辄百亿补贴预算,将“30分钟万物到家”的即时零售战争,打得轰轰烈烈。

王莆中喊话阿里后,高维力量介入,战火稍稍停歇。可结构性矛盾并未解决,即时零售对于美团是“第二增长曲线”,对于阿里是打通线上到线下的关键环节,对于京东是供应链体系的最后一公里保命盘。谁都不敢放,留给对手更可怕。

何况旁边还有个拼多多,不知如何出招。

王兴是个战斗天才,屡战屡胜。但在社区团购一战,败给拼多多。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最好的老师,就是曾经打败你的对手。

美团超级星期六冲单到1.5亿的战报里,另外一个数据其实更为关键:

到2025年7月,美团旗下“拼好饭”业务的日订单量,已悄然突破3500万单。

“即时零售”是美团明修的栈道,“拼好饭”才是它暗度的陈仓。

拼好饭,其实就是在餐饮行业完美复制了拼多多模式。当初拼多多用集单模式偷袭了当时的阿里和京东,美团没有给拼多多留这个机会,而是用拼多多的模式,革命了自己。

拼多多模式与阿里甚至京东都完全不同,黄铮曾经自我总结为“Costco+迪士尼”模型。淘宝主打“万能”,什么都能买得到。京东主打“多快好省”,又好又便宜。

这两家其实都有一个假设,即“用户需要更多选择”。它们是货架电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用户需要“人找货”,所以,搜索功能都很强大。

拼多多的搜索很弱,不是技术上做不到,而是它没有那么多货给用户选择,它的逻辑是“货找人”。翻译过来,就是把海量订单推给少数的SKU,购买人数足够多,于是价格可以打下来。

很多人怀疑过拼多多的商家9快9还能包邮,能赚钱吗?

能,因为单量真的很大。

美团把这一套完美Copy过来了,就是拼好饭。

要理解“拼好饭”,我们必须先回顾一下王兴在那场“社区团购”大战中的失利。在那场战争中,拼多多凭借其独特的“拼单”模式和对下沉市场的深刻理解,后来居上,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美团的“拼好饭”,正是在学习、消化、吸收了拼多多的模式后,对自己核心的餐饮外卖业务,进行的一次“自我革命”。

通过社交裂变和算法推荐,将海量的、分散的需求,归集到少数的、精选的SKU上。

与老乡鸡等连锁餐饮品牌合作,只上线少数几款、易于标准化的套餐(如秘汁卤肉饭)。然后利用主APP的巨大流量入口,将海量订单,精准地导向这几款“爆品”。

商家在获得确定性的海量订单后,便可以进行食材的集中采购、餐品的批量预制和集中烹饪,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单均履约成本(包括食材和人工成本)。

成本的降低,最终体现在了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上。例如,老乡鸡在普通外卖渠道售价15元左右的卤肉饭,在“拼好饭”上仅售9块9。

“拼好饭”的战略价值,远不止于提供一个低价选项那么简单。它与美团当前正猛攻的“即时零售”,构成了两个方向截然不同、却又相辅相成的战略布局。

我们用经典的“安索夫矩阵”来清晰理解:

即时零售:老市场的“产品延伸”

当前三家鏖战的即时零售,其核心目标客群,是美团外卖现有的用户——那些愿意为便利和时效性,支付几块钱配送费的、相对高净值的城市用户。

战争的本质,是在这个“存量市场”中,将服务的产品,从“餐饮”延伸到“万物”(如3C数码、美妆、药品等),以提升该用户群的ARPU(单用户平均收入)和消费场景覆盖率。

王莆中近期对阿里“喊话”时也提及,即时零售的市场规模也就一万亿,电商十几万亿呢,你给我抢什么抢,多没劲。

拼好饭:新市场的“市场扩张”

“拼好饭”则完全不同。它瞄准的,是一个全新的“增量市场”——那些因为价格因素,被传统外卖模式排除在外的、更广阔的价格敏感型人群,包括学生、蓝领工人和低线城市的白领。

这个群体的规模,远比愿意为便利支付溢价的人群要大得多,拼多多的崛起,已经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这个人群与社区团购用户的重合度也较高。

甚至,从这个矩阵中都可以理解为何社区团购美团没有打赢。逻辑上讲,拼好饭和即时零售对美团来讲都是“迈一步”,要么是老产品进到新市场,要么是新产品进入老市场。

而社区团购对美团来讲是“迈两步”,新产品进到新市场。

克里斯.祖克在著作《回归核心》和《从核心扩张》中指出,企业持续性盈利增长的最佳路径,是专注于一个强大的核心业务,从各个方向和各个层面开发其最大潜力,以核心业务为基础,创造一套可重复运用的扩张模式,向周边的相邻领域进行一步一步的扩张,实现企业的有机增长,并选择适当的时机不断重新界定自己的核心业务。

数据上也有佐证,在祖克研究的诸多案例中,距离核心只走一步的创新,成功概率37%,走两步成功率是28%,走三步成功率就不超过10%了。

这次,美团的战略布局极其清晰:在“明修栈道”的即时零售战场,它与阿里、京东争夺的是现有高价值用户的“钱包深度”;而在“暗度陈仓”的拼好饭战场,它独自一人,开拓的是更广阔人群的“用户广度”。

值得注意的是,餐饮品类与实物电商,在“拼单”模式的应用上,存在根本性差异。单个餐饮SKU的订单爆发力,很难达到实物商品那样动辄百万单的级别。

然而,餐饮外卖这个场景,恰恰是美团“绝对优势”的用武之地。这个优势,就是其深不见底的“即时配送体系”。

实物电商,对于履约时效的容忍度相对较高,晚一天甚至两天送达,通常不会对用户体验造成致命影响。但餐饮外卖,晚半个小时送达,可能就是一场灾难。

美团的聪明之处在于,它将拼多多的“需求归集”模式,嫁接到了自己拥有绝对壁垒的“即时履约”能力之上。它在用一种更先进的商业模式,来进攻一个只有自己才具备完美履约能力的市场。

这使得无论是阿里、京东,还是拼多多和抖音,都难以在“低价快餐”这个细分领域,对其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一场更安静,也更致命的战争

用户们被“超级星期六”冲的五迷三道的时候,美团可能正在一个更安静、但潜力更巨大的战场上,悄然建立起新的、更深的护城河。

“拼好饭”的成功,展现了王兴和美团强大的战略学习与迭代能力。它不仅仅是一款新产品,更是美团在看清了下沉市场的巨大潜力,并深刻理解了“拼单”模式的威力之后,对自己核心业务的一次大胆的、主动的、具有前瞻性的“自我革命”。

喧嚣的“即时零售”大战,争夺的是“今天”的利润和高价值用户。而安静的“拼好饭”,瞄准的,则是“明天”的广阔市场和更大众的用户。

剩下的问题依然是,普通的小商家们,到底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