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爱电竞 > 产品展示 >

越南英国之行挑战传统认知的三大心态转变

点击次数:86 发布日期:2025-11-21

越南夹缝图强,真正的“独立自主”该靠什么?

这两天,大家其实都有个共识,越南最近挺活跃,然后不停在英国露脸,尤其是跑到牛津大学演讲,苏林一番言论,让人印象深刻。苏林强调,越南是独立自主国家,而且世界的关键不是你站在哪一边,而在你怎么站稳。听起来气势很足,仔细其实问题不少,我观点很明确真正的独立自主,不能光靠嘴上硬气,经济底子才是根本,跟着讲点空话,并不能让国家更安全。

因为,所谓“独立”,绕不开经济实力。越南外表看着风生水起,制造业、出口,数据挺漂亮,可底子到底扎实不扎实?越南现在的繁荣,很大一部分靠“外力”。原材料,还有核心零部件,要不就是中国供货,要么还得仰仗日韩。尤其电子产品,越南虽然能组装手机,但是主板芯片,之类精密零件,还是要从外边进,自己的配套还很弱。

除了供应链,上下游依赖,其实销售端也一样不乐观,然后越南出口的大头,美国市场是主力。去年,美国买了越南大约三分之一的出口商品,不光是服装,还有电子组装品。没有美国订单,其实整个外贸盘子要小不少。数据显示,2023年,越南对美出口高达约1142亿美元,对中国出口只有619亿美元,差距很明显。表面红火,其实心里虚。

更有意思的是,越南还觉得自己能“两头占便宜”。既能低价拿中国的零部件,又能高价卖东西给美国,比如这两年不少中国工厂搬到越南,美国加关税,越南就承接了部分产能,还有劳动力便宜的优势。这路能走多久?其实很难说。理由也很简单,现在的国际环境变了,全球供应链没以前那么稳定。中国和美国的博弈,波及到了各条生产线,比如美国加强对中国科技封锁、中国加强对关键原料比如稀土的管控,一旦中美哪里闹点矛盾,越南首当其冲。2023年,美国调整对越南部分商品的进口政策,马上就引发了越南外贸的震荡。世界银行一份报告显示,去年下半年,越南制造业PMI连续几个月下滑,可见依赖外部市场的问题有多突出。

除了经济,其实越南还热衷搞“竹子外交”。说自己像竹子,根扎得深,既能韧性十足地左右逢源,又能在大国之间灵活游走。听起来很巧妙,不过现实很残酷。想站稳,必须有自己的本事才行。现在越南一只脚踩着中国的供应链,另一只脚踏在美国的消费市场,这两边稍有风吹草动,越南的“平衡术”就得出事。例如2021年,有家生产智能手表的越南工厂,由于芯片短缺,整整停产一个月,这波冲击,就是全球供应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典型案例。越南能不能“站稳”,不是喊口号决定的,而是产业链话语权和自身综合实力说了算。

其实不少国家都想过“战略模糊”,都希望左右逢源,比如印度也经常在中美之间搞平衡,然后希腊、小国如柬埔寨等,经常摇摆,但结果往往是,遇到大事还得看谁话语权重。历史上也一样。冷战期间,南斯拉夫也自诩独立,但苏美博弈之下,还是难以避免经济与安全困扰。独立,不能只靠政策模糊,必须有坚实的产业、资金、技术积累,否则“夹缝求生”只会更被动。

回头来越南经济这盘棋,就是“组装+转口”,附加值不高。虽然有苹果、三星等大厂设厂,但重资产、重技术的核心业务,大都还卡在供应链的上游。要是有一天,外部大国出于政治或利益考虑,随时能调整供应安排,越南就很难受。国际经济学有个“微笑曲线”理论,两头(研发和销售)利润高,中间(组装和加工)利润最低,越南目前还属于中间的“薄利”地带。数据也印证了这点,越南制造业的净利润率常年徘徊在不到3%,远低于区域内平均水平,而外资撤走的风险持续存在。

越南未来怎么走?其实很简单,要想真做到“独立自主”,就该下功夫发展自有产业,比如芯片、汽车、航天这些高附加值领域,努力缩小对外部供应链的刚性依赖,否则外面一晃,自己就得跟着抖。新加坡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虽然小,但是疯狂投资科研、自主创新,产业链兼容并进,因此地缘夹缝里的安全感,大部分靠自己挣来的。

综上,越南想“站稳”,归根到底,要么真打造以我为主的产业体系,要么就得适应外部波动,准备随时调整角色。喊口号不难,做难事才需要勇气。你觉得,像越南这样的国家,怎样才能真正实现独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