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航母命名惯例,下一个最有资格的省份竟然是它?
福建舰这事儿,最有意思的不是船本身,而是全民给下一艘船起名的狂欢。
说白了,这就跟村里首富买了辆新车,全村人围着讨论车牌号应该挂“888”还是“666”一样。
车是人家的,但兴奋是大家的。
这种集体高潮,背后藏着点特别微妙的人性。
魔幻的是,一场关于国之重器的命名讨论,最后硬生生被掰扯成了一场“全国各省办公室斗争”+“家族子孙争冠名权”的大戏。
你看,这牌桌上已经有三位玩家了:辽宁、山东、福建。
这三位坐的位子,那叫一个讲究。
都不是瞎选的。
这就像一个大户人家,在院墙外面修了三个炮楼,一个对着东北角,一个对着正东门,一个对着东南窗。
全是对着最容易进贼的地方。
辽宁舰,坐镇渤海湾,看的是自家后院的门;山东舰,卡在黄海,是看家护院的保安亭;福建舰,名字一出来,大家心里都有数,这就是直接把炮口怼在了某个不听话的邻居窗户上。
所以,按照这个“防盗门安装指南”的逻辑,下一位选手,大概率要从“沿海安保部”里头挑。
呼声最高的,是广东,人称“粤老大”。
理由很硬。
第一,地理位置。
广东直面的是南海,那是咱们海上丝绸之路的黄金水道,也是各路牛鬼蛇神最喜欢来“自由航行”的澡堂子。
在这儿放一个8万吨的保安队长,那效果,杠杠的。
谁再想来澡堂子里撒野,得先掂量掂-量会不会被一脚踹出去。
第二,经济实力。
广东GDP常年霸榜,家里有矿,出钱给保安队换装备,底气足。
你让一个穷得叮当响的省份去冠名,总感觉像是让小区里交物业费都费劲的住户去当业委会主任,不是不行,就是有点别扭。
大国重器,就得配大户人家,这是面子,也是里子。
所以,“广东舰”这个选项,逻辑上是完美的闭环。有需求,有实力,有排面。
但办公室斗争,从来就不是只讲逻辑的。
逻辑要是管用,公司里升职的就该全是技术大牛,而不是那个只会给老板点烟的马屁精。
这时候,一帮“内陆老兄弟”不干了。
江西老表第一个拍桌子:“凭啥好事儿都轮着沿海那帮先富起来的?我们革命老区当年出人出枪,为这个家流过血,现在家里添大件了,就没我们啥事了?”
这话,你没法反驳。
从情感上讲,江西的贡献是刻在历史书里的。
给一艘“江西舰”,那叫不忘本,叫饮水思源。
这在讲究“政治正确”的大家庭里,是极具杀伤力的道德牌。
紧接着,湖南老哥也站出来了,嗓门更大:“我们湖南人‘霸得蛮’!航母是干嘛的?就是去海上霸蛮的!这气质,除了我们还有谁?你看看近代史,一半都是我们湖南人写的。这艘船要是不叫‘湖南舰’,那战斗力都得打个八折!”
这叫什么?
这叫“企业文化匹配度”。
他们认为,航母的精神内核,和他们省份的人格特质,是天作之合。
这就让事情变得复杂了。
沿海派打的是“现实需求牌”,内陆派打的是“历史贡献+情感价值牌”。
这就好比公司里一个项目,销售部说:“这项目必须给我们,我们离客户最近,能直接拿单!”而研发部说:“这项目得给我们,核心技术是我们搞出来的,没有我们就没有这个项目!”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然而,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那就是,给航母起名,从来就不是一个民意调查,更不是一个网络投票。
你以为是粉丝打榜,谁家粉丝砸钱多,谁就能C位出道?别逗了。
这事儿的底层逻辑是——命名,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宣告。
它不是为了让某个省的老百姓高兴,而是说给某些需要听懂的人听的。
“辽宁”号,告诉世界,我们开始玩这个游戏了,虽然是从二手市场淘的装备,但我们上桌了。
“山东”号,告诉世界,我们不仅会玩了,还能自己造了,虽然技术还不算顶尖,但别想再像以前那样欺负我们。
“福建”号,这个信号就更直接了,直接到就差用大喇叭在某岛上空循环播放:“勿谓言之不预也”。
所以,第四艘航母叫什么,取决于我们想对世界发出什么新的信号。
如果下一阶段,我们的核心关切依然是南海的稳定和海上生命线的安全,那么“广东舰”或者“海南舰”的可能性就无限大。
这相当于告诉全世界:“这片鱼塘,我们包了。以后在这儿钓鱼的,都得守我们的规矩。”
但如果,我们想玩点更花的呢?
比如,突然命名为“新疆舰”?
一个离海最远的省份,被命名为一艘航母。
这画面,想想都带感。
这传递的信号是什么?
是告诉那些天天拿新疆问题做文章的西方政客:“我们的核心利益,在哪儿都能得到捍卫。哪怕是在万里之外的深蓝大洋,也有来自天山脚下的雷霆之怒。”这叫“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是一种降维打击。
再比如,命名为“湖北舰”?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在疫情中承受了巨大的牺牲,为全国赢得了时间。
用“湖北”命名,就是对这种牺牲精神的最高致敬,告诉所有人,中华民族是个懂得感恩、并且能把苦难转化为力量的民族。
这叫凝聚人心,叫“内部赋能”。
所以你看,这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题或者经济题,而是一道极其复杂的政治题。
咱们老百姓在网上吵得不亦乐乎,本质上是一种幸福的烦恼。
就像家里余粮多了,才开始琢磨是吃米饭还是吃馒头。
要是还跟几十年前一样,海军就那几条小破船,你根本没资格讨论这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这么在乎这个名字?
因为当“福建舰”三个字从新闻里蹦出来的时候,每一个福建人,哪怕他一辈子都没见过海,也会瞬间觉得自己的腰杆子硬了三分。
这种把国家重器和自己家乡紧紧捆绑在一起的朴素情感,其实才是这艘航母除了战斗力之外,最魔幻的附加值。
懂了吗?
它就像一个移动的国土,一个流动的家乡。
所以,下一艘航母叫什么,真的那么重要吗?
也许重要,也许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强大到可以从容地讨论这个问题了。
从滑跃起飞到电磁弹射,从二手改装到完全自研,这条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都比刻在船舷上的名字,更加震耳欲聋。
至于到底叫啥……
我猜,当第五艘,也就是第一艘核动力航母出现的时候,可能才会轮到那个真正的名字——“台湾舰”。
那将不是一个开始,而是一个结局。!!
热点资讯
- 18.8万彩礼打水漂,婚礼没有办成!有多少人“踩过这坑”
- 华为PuraX典藏版:折叠屏手机中的影像与性能天花板
- 退伍兵带村姑走之后(二)
- 哪个牌子变色眼镜好?推荐10款,舒适又实用,选购不踩坑!
- 鸣潮下载要多少内存?15GB只是起步,预留20GB更稳妥
- vivo S20和荣耀300, 怎么选才不会后悔?
- 背影:牛仔与针织的日常时尚奏鸣
- 美军攻下硫磺岛,上甘岭久攻不下,志愿军体系战力强
- 阜阳外卖小哥逆袭成飞行员:努力和选择,哪一样都不能少
- 1955年,两人补选为政治局委员,一因战功卓著,一因理政杰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