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爱电竞 > 新闻动态 >

歼-35量产型已然到来,已有12架生产完毕,国防实力再添强力大将

点击次数:122 发布日期:2025-07-27

灰色涂装的量产型歼-35机腹下,“0012”编号证实至少12架已下线。前两位“00”代表首批次量产,后两位为生产序号,标志着该机是首型量产批次的第12架。

央视镜头意外捕捉到震撼的画面:沈飞车间内,6架歼-35同时现身。其中2架为海军灰涂装整机,4架是未涂装的“绿皮”状态机体,脉动生产线全速运转的实景首次曝光。

垂尾上的“飞鲨”标志和飞行员专属蓝色头盔,锁定这批战机的海军属性。“飞鲨”图案是解放军海军舰载机部队从歼-15时代延续的独有标识,空军战机从未使用同类涂装。

量产机细节透露了技术迭代:机头下方新增菱形光电窗口,机翼折叠铰链强化,双发尾喷口锯齿处理密集。这些改进大幅降低了雷达反射截面,保加利亚军事网分析认为其隐身性能已超越F-35。

生产线的革命性升级支撑着量产速度。新建的27万平方米厂房相当于38个足球场,采用“脉动生产线”模式:机翼、发动机、航电等模块同步制造,像拼乐高般总装。3D打印钛合金部件使零件数量比三代机减少40%,每架战机自带“二维码身份证”实现全流程追溯。

双版本并行生产是歼-35的独有优势。海军舰载型配备折叠机翼和强化起落架,空军陆基版取消相关结构减重14吨。沈飞专家王永庆透露,核心系统复用率达70%,地勤人员掌握一套维护标准即可保障双版本。

发动机配置体现务实策略。量产初期沿用涡扇-13E,预留了涡扇-19升级空间。后者推力达9吨级,可实现超音速巡航,目前正在密集测试中。

作战配置凸显多任务能力。机腹弹舱容纳6枚射程200公里的霹雳-15导弹,最大载弹量8吨。分布式光电系统与三面阵雷达组成“发现即打击”闭环,飞行员头盔瞄准具支持“看哪打哪”。

产能数据印证爆发式增长。沈飞上半年交付量已超计划,新厂房2026年产能目标锁定80-100架。加上成飞歼-20的百架年产量,中国隐身战机年产能将突破200架。

福建舰电磁弹射器适配的歼-35舰载型需满编36架,辽宁舰、山东舰的换装缺口另有24架。仅航母部队需求已达60架,训练损耗备份机尚未计入。

歼-10C停产后,500架歼-35A将替换老旧轻中型战机,与歼-20形成高低搭配。每架8000万美元的单价仅为歼-20三分之二,成本优势助推大规模换装。

国际市场悄然破冰。巴基斯坦确认采购40架外贸版FC-31,沙特、埃及进入商务谈判阶段。中国将成为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实现五代机出口的国家。

阅兵彩排现场出现三机编队,序列号3501/3505/3506验证列装进度。按我军阅兵条例,参阅装备必须是现役主战装备,这意味着歼-35已完成作战部队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