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爱电竞 > 新闻动态 >

退役空军副司令:若两岸开战将在福建作战,勿将台湾视为主要战场

点击次数:125 发布日期:2025-08-06

张延廷自幼在台湾成长,可总带着点外来血脉的味道。他出生在1960年4月19日,家在台南一个普通家庭,祖辈来自山东青岛。那会儿的台湾,正处于战后重建的阵痛中,很多人像他父亲一样,从大陆辗转来这里,勉强谋得立足之地。张延廷的父亲不是军人,没有享受到眷村的安排,只能靠自己拼搏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从小就见识到生活的不易,或许这让他早早变得坚韧不拔。读书时成绩还不错,1982年从空军军官学校毕业,随后被分派到前线部队,成为一名F-5E型战斗机的飞行员。那时的台湾空军任务繁重,他也很快投入到各种飞行训练和侦察任务中去了。

作为飞行员,张延廷的经历说不上普通。多次完成高难度任务,他还曾前往大陆东南沿海进行侦察,最远的一次,飞到浙江温州机场,最南的地方则是广东澄海机场。他是台湾空军最后一批曾经进入大陆领空进行侦察的飞行员,还两度飞到钓鱼岛执行任务。这些事情积攒了不少实战经验,也让他在军中的声望逐渐提升。服役期间,他还在国防大学政治作战学院深造,取得了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成为台湾空军中少有的在役时就拿到正教授资格的将领。这在军内不算多见,说明他不仅飞得好,还脑子灵光。到了2015年,他升任为空军副司令,官阶中将,主要负责空军的整体协调和训练工作。直到2020年5月1日退役,他才离开军营,转到学术界,成为清华大学的荣誉讲座教授,专研政治学、国际关系和国防战略。

退役后,张延廷没怎么打算休息,总是在台湾的电视台和各种论坛出现,讲讲他们两岸的军事态势。他说话一向直率,带点军人果断的味道,但也会引起一些争议。有一次,他在“鲁习芳辣晚报”节目里抛出一个观点:如果两岸真的打起来的话,主战场不能在台湾岛,要往福建转移。这一说法一出,岛内的反应就炸开锅了。有人觉得这是一种战略上的新思路,有助于保护台湾的经济和基础设施;也有人觉得这只是空话,忽略了现实中军力的悬殊。张延廷理由很简单:台湾岛面积小,城市密集,很多高楼高楼大厦,一旦开战,伤亡会特别大。

福建距离台湾挺近的,如果大陆要动手,也得先在福建的一带集结部队,这差不多得三到五天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台湾可以利用雄风导弹等武器提前出手,先攻击福建的机场、港口和指挥中心。像龙田机场和惠安机场,离台北只有246公里,挺容易成为重点攻击目标。这样一来,大陆忙着去保护自己本土,台湾就能避免本土变成战场焦土。张延廷特别强调,现代战争讲速度又讲精准,台湾不能光等着,看别人打,得自己抢占主动位。还拿乌克兰的战争例子说,F-16战机面对俄国的防空体系,存活时间很短,台湾的F-16V也可能遇到类似麻烦。

张延廷多次强调类似的观点,比如在某些政论节目分析汉光演习的资料时,他提到演习中,当电子干扰开始之后,台湾战机雷达出现雪花状显示,持续了11分23秒。这个时间段刚好让大陆的歼-20从平潭升空,突防并发射导弹。虽然台湾投入了1592亿新台币建造寰网指挥系统,可面对无人机和巡飞弹的联合打击,撑不到24小时。他指出,大陆的无人机生产线很庞大,月产达2000架,而台湾相应的产能远远比不上。假如战场转移到福建一带,台湾可以用远程导弹来消耗对手,避免在本土陷入不对称的耗损。

两岸关系原本就挺敏感,张延廷这番话像扔进湖里的石头,泛起层层涟漪。台内部,有人挺他,觉得他说的都有道理,能帮忙减少百姓的痛楚。毕竟,台湾的经济来之不易,从一个农业岛变成科技基地,许多家庭靠稳定的收入养家糊口。但也有人质疑得更厉害,例如北辰等退役将领,直呼这是把台湾送进地狱。北辰甚至在节目里骂张延廷是汉奸、败类,结果张延廷就提起了告。到了2024年12月17日,法院裁定北辰赔偿20万新台币,理由是他那番话太激烈,超出了合理评论的范围。

从大陆角度来看,张延廷那番话被觉得是在挑衅。官方立场挺明确: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首要目标是和平统一,不过也不排除用武力手段,绝不允许分裂。福建作为前线区域,军事设施相当严密,经常进行地下化改造,许多机库都埋在地下,三层的复合装甲能对抗钻地弹。导弹阵地可以移动调度,转移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台湾试图先发制人,但想突破大陆的S-400和红旗-9防线,基本难如登天。大陆的网友就笑说,要是有选择的话,还不如去北京打,那里最快能决定胜负,实际也是开玩笑,但也体现了实力差距。解放军技术发展迅速,火箭军实力名列前茅,东风导弹误差极小,开战时优先打目标,尽量避免民用设施被牵连搞坏。

张延廷的职业路径折射出台湾军人在复杂局势中的境遇。他年轻时曾执行侦察任务,飞越大陆沿海,亲眼目睹两岸之间的差距。那时候冷战气氛很浓,台湾空军经常拦截苏联轰炸机,他也参与过台海危机的相关行动。这些经历让他对战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但退役之后经过媒体曝光,他的言论变得更为激烈。在政论节目中,话题常需要一些冲突点,他也逐渐成为强硬派的代表人物。到了2024年,他又发表言论称大陆军机常在中线附近巡航已成常态,赖清德的路线可能比蔡英文还要差,不少无人机还用大陆制造的。

很多人都像张延廷父亲那样,有着大陆的血统,血脉相连,彼此本该携手共进。两岸经济联系紧密,民间交流频繁,打仗只会让双方都吃亏。张延廷担心一旦战争发生,台湾的基础设施可能会遭到破坏,这话倒也挺有道理。高雄港和台北101这些都是许多人的努力结晶,一旦被毁,重建可是费时又费力的事。不过,把战火引到福建去,也会让无辜的百姓受到牵连。福建的生活很平静,港口和机场不仅是经济命脉,也是民生的重要保障。一旦开战,福建的军民最先受苦,损失肯定不会少。两岸的统一,是历史的趋势,和平的办法显然最合适。

张延廷的看法还涉及到国际层面的因素啦。他觉得美国提供的支持其实有限,研究机构的分析也显示,想在第一岛链内打败解放军几乎不太可能。美军已经把兵力调到第二岛链,也不愿在近海冒险行动。日本更别说会单方面出兵了。中美之间的联合公报也对美国的行动设有限制,经历了朝鲜战争之后,美国也不愿意再次正面碰解放军的真本事。张延廷在节目里还说,就算美国航母群跑来,也只能成为靶子呀。

退役之后,到了2023年的时候,张延廷就佩洛西访台后大陆展开的环岛演习发表了看法,他说战机频繁巡航上空其实说明解放军的效率挺高。撞船事件之后,大陆取消了禁限水域,海警也开始在金门附近巡逻,他觉得这些都是一步步逼近的表现。不过,他坚持福建应该作为主要战场的观点,呼吁当局引起重视。在2025年上半年,他接受采访时,还谈到抗中保台的策略已经失效,而且英美如果出兵帮台也不太现实。

张延廷的人生经历挺丰富,从一个贫困的少年成长为空军的高层领导,后来又转变成媒体上的评论员,这一路走来挺波折的。他对两岸关系的看法,既有亲身体验的基础,也难免带点个人偏见。虽然祖籍山东,但在台湾生活扎根,这种矛盾可能让他更容易敏感。虽然他的言论引发不少争议,但也提醒大家要注意战争的代价。

不过,实际情况是,军事对峙还在持续,不过大陆不大可能轻易开战,经济实力依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俄乌冲突的经历让人印象深刻,战争只会摧毁各种机会。台湾一直在福建对面,只要实力够强,自然能实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