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土科技要收高威科,它上市失败14年,核心资产专利空白
嘿,各位老铁,晚上好啊!今儿个,老姜咱不聊家长里短,也不扯那些虚头巴脑的国际大事儿,就来盘点一桩听起来挺“高大上”,骨子里却透着股子“老江湖”味儿的买卖——东土科技要收高威科。
你说这事儿一出来,我就“咦?”了一声,心里犯嘀咕。为啥?因为高威科这名字,在资本圈里,那可不是一般货色,它那可是响当当的“IPO钉子户”啊!前前后后折腾了十四年,从主板到创业板,一次被拒,两次撤回,活生生把上市路走成了“西天取经”,最后,愣是没取到真经,反而一头扎进了东土科技的怀里。
你听听这故事,是不是就跟咱身边那些“屡败屡战”的创业老哥一样?铆足了劲儿想“单飞上市”,结果被现实抽了无数个大耳刮子,最后只能找个“大树”靠一靠。这背后,可不仅仅是几张财务报表那么简单,这里头,有资本的冷酷无情,有时代的风云变幻,更有……人性啊!
一、十四年“求亲”未果,高威科究竟图个啥?
说白了,高威科这哥们儿,起点还行。2001年就扎进了工业自动化这行当,代理三菱、施耐德、西门子,听着就是个“高富帅”的路子。可资本市场不是看你起点高不高,而是看你“成色”够不够。
第一次冲击IPO,2011年,结果呢?被发审委一票否决,理由是“董事会人员变动频繁”。这事儿,搁咱普通人看来,不就是公司内部人事调整嘛,多大点儿事儿?但在发审委眼里,这叫“公司治理不稳定”,说穿了,就是“家务事”都没理顺,还想来资本市场要钱?门儿都没有!这就像你相亲,对方问你家庭情况,你支支吾吾说“我家亲戚老打架”,那谁敢跟你过日子?
第二次,2015年,又冲主板。这一冲就是三年,结果到了2018年初,眼看就要上会了,自己又把材料给撤了。你猜怎么着?当时正赶上IPO审核风向大变,门槛抬高,特别是对财务真实性的要求,那叫一个严格。高威科那会儿,净利润才一千多万,离主板八千万的“隐形门槛”差着好几条街呢。这就像你眼瞅着考试要不及格了,与其被老师当众打脸,不如自己先交个白卷,好歹留个体面。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你以为这就完了?还没呢!这哥们儿也是个有韧劲儿的,2022年,卷土重来,这次学聪明了,转战创业板。而且,还特意去“镀金”了一把——收购了个叫“深圳微妙”的公司,说是搞自主研发的运动控制技术,这一下,立马把自己的“科技含量”拉高了好几个档次。好家伙,这次居然“顺利过会”了!
结果呢?戏剧性的一幕又来了。过会一年后,人家又撤了!你可能要问,这是搞什么飞机?都过会了,还撤?关键在哪儿呢?就在撤单前,创业板的上市新规又双叒叕修订了,财务门槛再次拔高,要求“两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个亿,且最近一年不低于6000万”。你品,你细品,这简直就是给高威科量身定制的“劝退条款”啊!
所以你看,这十四年的IPO之路,高威科走的跌跌撞撞,每一步都踏在时代的脉搏上,却又总被时代的大手给拍回来。它不是不够努力,也不是没有梦想,奈何“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更确切地说,它可能始终没能真正达到资本市场“挑剔的眼光”。
二、老江湖的算盘:东土科技这趟浑水,值不值得趟?
好了,现在主角换成了东土科技。这家老牌工业软件供应商,最近的日子也不太好过。业绩承压,上半年还亏损了。这就像个家里有点底子,但生意不太景气的老板,正琢磨着怎么转型升级,怎么找新的增长点呢。
你看,东土科技现在的策略是啥?一边优化业务结构,往高毛利方向走,一边布局“具身机器人、工业AI、半导体”这些听起来就“未来感”十足的新兴赛道。甚至还煞有介事地推出了个“具身机器人操作系统”叫“鸿道”。
说白了,这老哥是想“腾笼换鸟”,从传统工业软件的舒适区跳出来,去“风口”上抢点肉吃。但问题是,这些新领域,哪有那么好进?没人没资源没积累,光凭一腔热血,那叫“送人头”。
这时候,高威科这“屡败屡战”的媳妇儿,就这么“送”上门来了。东土科技一看,哎哟,这高威科手上有个东西不错啊!什么东西?就是它那个收购来的“深圳微妙”。这家伙,是搞运动控制技术的,定位于服务中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产品涵盖伺服系统、控制器啥的。这不正好跟东土科技从“芯片、软件到硬件”的全自主可控战略对上号了吗?就像一个饭馆想开分店,正愁没有拿手菜,结果隔壁搬来个会做招牌菜的厨子,这不就“一拍即合”了吗?
理论上讲,东土科技还能借用高威科那“多行业”的分销网络和客户资源,来推广自己的工业操作系统、智能控制器这些自研产品。这就像你手里有批好货,正愁没销路,结果遇上个跑江湖的,认识五湖四海的买家。
所以,这桩并购看起来,简直就是“天作之合”啊!一个急着找下家,一个急着找新增长点,你情我愿,各取所需。
三、揭开“底裤”:这桩婚事,我看悬!
但老姜我做人有个习惯,看热闹不能光看表面,得往深里挖。这高威科,真是东土科技的“良配”吗?我估摸着,这里头可藏着不少“坑”呢!
第一个坑:高威科的“代理版图”跟东土科技的“野心”不对付。
你东土科技想进半导体、新能源,这都没错,这都是大风口。但高威科呢?人家公司的人自己都说了,现在主要还是代理三菱电机,西门子早就不是授权商了,更别提涉足半导体和新能源这些领域了。
这就像你是个搞新能源汽车的,想找个零部件供应商,结果人家只供应燃油车的配件,还跟你说“我们以前也做过别的,现在就专注这个”。你说,这叫什么事儿?你这不就是找了个“旧时代”的供应商,想去跑“新时代”的赛道吗?驴唇不对马嘴啊!这所谓的“客户资源”,你拿来推什么?推那些“传统行业”的客户去用东土科技的“具身机器人操作系统”吗?这就像你给一个开拖拉机的人,推荐一个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他能用吗?他敢用吗?
第二个坑:高威科的核心资产“深圳微妙”,科研成色堪忧!
这才是这桩买卖里最让人“心凉半截”的地方。深圳微妙,号称是搞运动控制技术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听着都牛气冲天吧?可老姜我最信奉一句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结果你猜怎么着?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信息,从2022年到2024年,深圳微妙的专利申请数居然是——“空白”!空白啊!这就像一个号称武林高手的人,结果你发现他最近三年,连一招半式都没练过!这还叫什么“技术密集型”企业?这还叫什么“核心技术”?这不就是“吃老本”吗?
你东土科技想借它来完善从软件到硬件的完整解决方案,结果它最引以为傲的“硬件技术”,这几年愣是没憋出一个屁来!这就像你花大价钱买了一辆“豪车”,结果发现它的发动机,已经三年没保养,甚至三年没启动过了。你还指望它能跑多快?能跑多远?这不就是个“空壳子”吗?
所以啊,这桩婚事,看着是“优势互补”,细琢磨起来,更像是“病急乱投医”和“死马当活马医”的组合。东土科技急于寻找新的增长点,结果一不小心,可能就接了个“烫手山芋”。高威科呢,被资本市场拒之门外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找到个接盘侠,赶紧把自己包装得光鲜亮丽,可一扒开,里头那点陈年旧事和“空心化”的现状,可就藏不住了。
四、说点心里话:这个时代,到底缺啥?
看到这儿,你可能要骂我了,老姜你个乌鸦嘴,怎么就不能看点好的?别急啊,我这也不是为了抬杠。我就是觉得,这桩买卖,挺能折射出咱们这个时代,一些挺有意思的现象。
咱们现在都讲“硬科技”,讲“自主可控”,讲“卡脖子”。东土科技想往这方面转,这是好事,是顺应潮流。但问题是,真正的“硬科技”,哪有那么容易得来?那需要时间,需要积累,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更需要扎扎实实的研发和创新。而不是靠着一纸并购协议,就能“无中生有”出来的。
高威科的十四年IPO之路,也挺让人唏嘘。它展现了资本市场对企业“成色”的严苛,也展现了企业为了上市,不断调整战略、甚至“包装”自己的挣扎。这种挣扎,既是无奈,也是现实。但最终,那些真正有“硬核”实力的,往往能走出来;而那些光靠“概念”和“包装”的,终究逃不过市场的火眼金睛。
深圳微妙的“专利空白”,更是给我敲响了警钟。在一个以技术为核心的行业里,三年没有新的专利申请,这说明什么?说明它可能已经在“吃老本”,或者说,它的技术团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活跃,那么有创造力。这就像一个艺术家,三年没有新的作品问世,你还会觉得他有前途吗?
这桩交易,表面上看是“并购”,骨子里,更像是一场资本的“豪赌”。东土科技赌的是高威科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客户资源,以及深圳微妙“曾经有”的技术实力,能够为自己带来新的生机。可在我看来,这笔买卖,风险可不小。
企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回归到持续的创新能力。没有这两个“硬核”,再怎么折腾,再怎么并购,也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就说到这儿。这事儿你怎么看?是觉得东土科技“高瞻远瞩”,还是“病急乱投医”?评论区聊聊呗!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热点资讯
- 杨瀚森首轮逆袭中国篮球新火种NBA追梦再启航
- 58岁邓兆尊公开财富分配,称没立遗嘱已有计划,三个女友各得一
- 二手卡罗拉能不能买,我来告诉你答案,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车
- 实况足球2023延迟高怎么办?三招教你稳定网络流畅对战
- 山东全磁滚筒
- 1938年血战台儿庄,中方参战29万人伤亡5万,日军参战伤亡
- 提升仓储效率:从送仓预约到采购订单的系统化管理
- 冼锋:未来度假与生活方式的变化,追寻飞跃萧条的智慧 | 有话
- 姆巴佩和贝林关注:续约皇马存阻碍,他原因为何?
- 于正自称:拍了近50部剧也就扑了4部,网友开怼:凡尔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