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爱电竞 > 产品展示 >

1967年,第38军移防保定:三大王牌师如何布阵拱卫京畿?

点击次数:197 发布日期:2025-08-25

提起第38集团军,人们总会想到河北保定。但这段缘分并非自古就有,而是始于1967年的一次重大军事调动。那年3月,这支享有“万岁军”美誉的王牌部队,告别了驻防多年的吉林通化,千里迢ove移防至北京军区,军部就设在保定。

然而,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是,这次移防远不止是军部换个地方办公那么简单。其麾下三个主力野战师的驻地选择,如同一盘精密的棋局,处处透露着深远的战略考量。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驻地变更,更是一次拱卫京畿的战略重塑。

京南大门的“王牌”哨兵

第112师,作为38军中军史最悠久、战功最卓著的部队,它的新家被安置在了高碑店。这支部队的血脉,可以直接追溯到1928年平江起义的英雄团队,是军中当之无愧的“老大哥”。如此重要的王牌,其驻地选择自然非同小可。

当年的高碑店还隶属于保定专区新城县,地处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恰好位于北京和保定之间,是名副其实的首都“南大门”。京广铁路从境内穿啸而过,为部队的快速机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将112师这把最锋利的尖刀部署于此,其战略意图不言而喻:向北可迅速驰援京畿,向南可策应保定的军部,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太行山麓的机动铁拳

与112师扼守交通要道不同,另外两个师的部署则体现了对侧翼和纵深的考量。第113师,这支曾在朝鲜战场上创造14小时疾行150里奇迹的英雄部队,被部署在了保定西侧的满城县。满城地处河北中部,背靠太行山东麓,地形上易守难攻,距离保定市区不过20公里。

将以穿插奔袭闻名的113师部署于此,使其成为一支能够随时出击的机动力量,可以有效掩护军部侧翼安全。虽然113师师部在满城驻扎的时间并不算长,后来根据任务需要迁入了保定市内的五四路,但它最初的选址,无疑为整个防御体系增添了重要的战术弹性。

九州咽喉的战略支点

目光再向南移,第114师的师部则定在了定县。定县自古就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之称,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同样,京广铁路也为这支部队提供了强大的机动保障。114师虽然师史相对较短,但其前身是东北军起义部队,同样是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

将114师部署在定县,使其成为整个防御布局中的南翼支点,与高碑店的112师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沿铁路线展开的防御纵深。至此,38军的三个师以保定军部为核心,沿京广线呈掎角之势排开,形成了一个稳固的战略铁三角。

不只是换防,更是新起点

1967年的这次部署,为第38军后来的辉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保定这片土地上,这支部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黄金时期。仅仅两年后的1969年,38军就率先实现了摩托化,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到了1982年,中央军委决定组建合成集团军,而这项开创性的试点任务,历史性地落在了第38军的肩上。全军上下拿出了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的那股拼劲,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硬是闯出了一条路。1984年4月,我军历史上第一个集团军——第38集团军横空出世,而其麾下的第112师,更是在前一年就完成了向机械化步兵师的转变,成为全军第一。

结语

岁月流转,军队的编制和番号也在不断调整。1996年,第114师转隶武警部队。在新世纪的军改浪潮中,第38集团军的番号成为历史,英雄的血脉被融入了新的作战序列。轻型机步第113师一分为二,其传承分别注入中部战区陆军第82和83集团军。而功勋卓著的机步第112师,也在2020年完成了“师改旅”,其血脉分属第81和82集团军。

回望1967年的那次移防,它不仅仅是一次地理位置的变动,更是一次深谋远虑的战略布局。正是这次成功的部署,让“万岁军”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承担起卫戍京畿的重任,并最终成长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番号虽已远去,但那段驻防保定、守卫京畿的峥嵘岁月,连同那些响亮的地名——高碑店、满城、定县,都已深深镌刻在了这支英雄部队的历史丰碑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