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登奎晚年回忆周恩来与九一三事件
赵树凯,山东莱西。自1982年起,我投身职场,便在农业部门度过了漫长的职业生涯。期间,我有幸与当年分管农业领域的前中共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忘年之谊。无论是在出差的路途上,还是在茶余饭后,亦或在往返于他家送取文件的间隙,纪登奎先生总会与我闲谈,分享那些高层的历史片段。步入晚年的他,生活显得格外孤寂,内心亦充满了淡淡的落寞。他所讲述的许多高层往事,无论其真伪,实际上不过是老年人间的闲聊罢了。
闲谈周恩来
林彪事件一经爆发,周恩来悲痛欲绝,泪水夺眶而出,不禁令他的肩头不由自主地颤抖。彼时,纪登奎与周恩来共处一室,但周恩来似乎已完全丧失了情感的自我控制。
纪登奎回忆起那段往事,感慨万分,便尽力对周恩来安抚,并提及林彪的问题已渐渐浮出水面,实应庆幸。但周恩来对此慰藉并未有任何回应,亦未曾向他提供任何解释。事后,纪登奎曾在九号院与其他同事提及此事,却始终未曾对外公开揭示周恩来为何泪流满面。
通常来说,周恩来掩面泪下的缘由或许错综复杂。这或许源自于对党历经沧桑的感同身受,或许是对林彪悲惨遭遇的深切哀悼,又或是,在林彪之逝的悲痛中,他不禁联想到自身深藏的伤痛,种种情愫,皆有可能。
在随后的闲谈中,纪登奎提到了周恩来与林彪,却并未直接触及那段泪水的过往。但细心倾听,不难发现,在他看来,周恩来与林彪之间的联系,与官方文件所记载的并不完全吻合,或者说,不能仅仅依据文件内容来评价周恩来与林彪集团的冲突。事实上,周恩来与林彪的关系颇为紧密,特别是在“文革”初期,他们之间有过不少相互支持与合作的情形。
纪登奎曾多次坦言:“自林彪事件爆发以来,周总理的处境愈发艰难。”周恩来本人亦不时流露出含蓄的哀叹。我常常随意揣测,或许周恩来因忧虑林彪事件后个人境遇的恶化,心中充满悲痛,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纪登奎曾回忆起向毛泽东汇报林彪专案的一桩旧事。自林彪事件爆发,纪登奎便肩负起专案组日常工作的重任。具体是哪一天,周恩来、叶剑英与纪登奎一同向毛主席汇报了案件进展。纪登奎谦逊地表述道:“本次汇报,主要由我向主席详尽陈述,因为我直接负责此专案。而总理与叶帅则主要负责聆听,并在之后提供补充。”
在本次的汇报中,我详细介绍了人员审查的相关情况,并特别强调了林彪集团图谋暗害主席的阴谋”。面对纪登奎的叙述,他显得相当震惊。但听完汇报后,毛泽东并未对案件的具体细节提出质疑,反而以轻松的口吻打趣道:“纪登奎啊纪登奎,你似乎比我们这些老同志少了些白发。比起我、恩来、叶帅,你看起来年轻多了,真是深藏不露啊。”
“初涉中央,您还需逐渐适应这里的政治氛围。”言辞虽未直截了当,却蕴含着丰富的寓意。纪登奎闻言,便不再继续追问。
纪登奎曾言,周恩来未曾向他提供任何解释,他的一切理解与领悟均需通过自我探索。在当时的中央领导层,不仅资深领导人未曾在此类问题上给予指导,更令人遗憾的是,在处理重大专项任务时,高层领导之间也鲜有个人层面的意见交流和沟通。
纪登奎曾表述:“关于林彪事件等类似议题,在 myself 与周恩来总理之间,抑或其他政治局委员之间,除却在正式会议上的讨论之外,我们个人层面从未有过私下交流。在会议的讨论过程中,委员们对林彪问题发表看法,无不严格遵循主席既定的基调,无人敢于擅自发表不同意见。周总理及中央的其他领导人,亦未曾流露过他们对林彪事件的个人看法。因此,关于此事,包括周恩来总理的真实想法,我完全一无所知。”或许,纪登奎所指的这种领导人间的微妙且含蓄的交流,恰恰是“高层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鲜明特征。
闲谈华国锋
步入晚年,纪登奎与高层领导人的联系尤为紧密,其中便包括李先念和华国锋两位。在“文革”动荡时期,纪登奎、华国锋以及李先念同担国务院副总理重任,并肩共事长达数年。纪登奎抵达九号院之际,华国锋已卸任,而李先念则身兼政治局常委与国家主席的重任。
华国锋与纪登奎同根同源,均源自山西,二人的革命历程亦颇多相似之处。然而,在抗日战争期间,似乎并未有工作上的直接交集。华国锋加入国务院的时间晚于纪登奎一年,而进入政治局的时间又比纪登奎晚四年。调入中央之后,华国锋曾短暂承担起纪登奎的职责,主要负责农业领域的分管工作。
1976年1月,周恩来同志不幸与世长辞。在此之后,华国锋、纪登奎、陈锡联三位副总理联名向毛泽东同志请示,建议指定一位同志担任牵头,负责处理国务院的日常事务,同时他们三人将承担具体执行职责。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华国锋将率先引领,而邓小平则专门负责外交事宜。”进入二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当年的首份文件,正式任命华国锋为国务院代理总理,并赋予其负责中央日常工作的重任。随后,纪登奎被正式确立为国务院常务副总理。
1971年二月,华国锋受命迁往北京。恰逢全国计划工作会议召开,周恩来遵照毛泽东的指示,与华国锋进行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对话。不久,华国锋由湖南省调至国务院业务组,担任副组长一职,接替纪登奎,主要肩负财贸、农业以及国务院值班室等重任。
遵循毛泽东的命令,纪登奎在一段时期内卸下了财贸、农业及值班室的工作职责,旨在更有效地集中精力,专注于中央组织部和领导干部专案等党务工作。至当年九月中旬,“9.13”林彪事件爆发时,纪登奎的主要任务转变为对林彪事件的调查与处置。在农业分管领域,华国锋、陈永贵与纪登奎曾轮流或并行担任相关工作。
纪登奎鲜少对华国锋给予正面评价,其言谈间流露出的看法是,华国锋敢于果断出击,一举铲除“四人帮”,此举无疑彰显了他的魄力和胆识,令人赞叹不已。然而,随后的诸多事件处理得并不得当,整体而言,其领导能力有待提高,尤其在关键时刻,缺乏应有的担当。在纪登奎眼中,华国锋的迅速下台似乎是必然的结果。
纪登奎与华国锋的私人交往,似乎并未达到外界传闻的亲密程度。实际上,二人之间似乎存在一定的分歧,然而,具体细节却难以清晰辨识。纪登奎曾回忆说,在华国锋接任国家最高领导岗位初期,他曾经暂时负责宣传工作,然而不久之后,他的职责便有所调整。此后,他亦不再负责中央组织部的工作,其主要职责已转由汪东兴接替。
也就是说,在华国锋主政期间,他实际上从党务系统的领导权中淡出了。显然,不再分管意识形态和组织人事,是对纪登奎权力的削弱,或者说是在高层权力格局中的地位下降。但是,这种权力格局调整,是因为华国锋对纪登奎的信任发生问题,主动做出高层分工重组,还是华国锋在当时情形下不情愿做出的某种妥协,或者说是出于某种需要而一定程度上牺牲纪登奎的权力?这似乎很难说清楚。
热点资讯
- 18.8万彩礼打水漂,婚礼没有办成!有多少人“踩过这坑”
- 华为PuraX典藏版:折叠屏手机中的影像与性能天花板
- 退伍兵带村姑走之后(二)
- 哪个牌子变色眼镜好?推荐10款,舒适又实用,选购不踩坑!
- 鸣潮下载要多少内存?15GB只是起步,预留20GB更稳妥
- vivo S20和荣耀300, 怎么选才不会后悔?
- 背影:牛仔与针织的日常时尚奏鸣
- 美军攻下硫磺岛,上甘岭久攻不下,志愿军体系战力强
- 阜阳外卖小哥逆袭成飞行员:努力和选择,哪一样都不能少
- 1955年,两人补选为政治局委员,一因战功卓著,一因理政杰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