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抢安世不成,荷兰想找代理接盘,闻泰:客户不跟你走
荷兰政府这回算是把里子面子都丢了。当地时间10月28日,英国《金融时报》捅出个消息,安世半导体的母公司闻泰科技直接揭了荷兰人的老底:眼看着强抢安世不成功,居然想找个代理人来接盘。这出戏演到这里,已经不是商业竞争了,简直有点难看。
当初气势汹汹地引用那部1952年的《物资供应法》,摆出一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夺回手里的架势。那劲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拍什么商业大片。可结果呢?雷声大,雨点小,折腾了半天,自己先偃旗息鼓了。
问题出在哪?荷兰政府恐怕是关起门来一盘算,才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就算他们能把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总部大楼连同招牌一起拿到手,又能怎么样?一家现代化的半导体公司,尤其还是汽车芯片领域的巨头,它的命脉可不只是一个总部。
关键的数字,闻泰科技的财报里写得清清楚楚。安世半导体差不多七八成的芯片,最后那道封装测试的工序,得在中国完成。也就是说,离开中国的产能,欧洲那边生产出来的晶圆,大部分都只是一堆半成品,根本没法交付给客户。这就好比你抢来了一台发动机,却发现变速箱和轮子都在别人家里,这车怎么开?
更要命的是,中国市场贡献了安世半导体将近一半的营业收入。一边是核心的生产环节离不开中国,另一边是最大的金主也在中国。任何试图强行把安世荷兰本土化的动作,只要搞不定中国的业务和产能,就等于是在自断双臂。接盘者拿到的,恐怕只会是一个失去核心价值的空壳子。
那边厢荷兰政府的小算盘还没打完,连锁反应已经来了。中国商务部一出手,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全球的汽车芯片供应链立刻就感觉到了寒意。欧洲、美国、日本的主要汽车制造商全都坐不住了,纷纷发出警告,说芯片短缺可能会让生产线停摆。大众、沃尔沃这些巨头更是直接表态,欧洲的工厂可能因此要暂时关门。
这下压力大了,荷兰人脑子一转,又想了个高招——找个荷兰本土企业来接手。他们可能觉得,这样一来,既能实现本土化的目标,又能让中方觉得没那么刺眼,或许就高抬贵手了。
可惜,闻泰科技的发言人连半点面子都没给,斩钉截铁地表示,任何接手安世的荷兰企业都注定要失败。原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客户不会追随新公司。
这话戳到了要害。商业世界里,客户关系和供应链的信任,是几十年真金白银砸出来的。安世半导体能在行业里立足,靠的是稳定的质量和可靠的交付。一个在政治风波里仓促成立、失去了核心产能和市场支持、内部还不知道有多少利益纠葛的新公司,凭什么让那些挑剔的汽车大厂把身家性命交给你?
说到底,荷兰政府从一开始就犯了个根本性的错误,他们似乎还活在全球化分工之前的时代,以为掌握了某个公司的所有权,就掌握了一切。他们没搞明白,像安世半导体这样的企业,其真正的价值在于跨越欧亚的协同网络,在于深度绑定的客户与供应链。这种无形的资产,是任何强权都抢不走的。想靠一纸法令就切断这种血脉联系,未免太天真了。
所以,这出闹剧的结局,其实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管荷兰政府再想出什么新花样,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在一个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企图用政治手段强行割裂产业链的行为,最终只会伤到自己。还想着找代理人来圆场,这恐怕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罢了。
热点资讯
- 18.8万彩礼打水漂,婚礼没有办成!有多少人“踩过这坑”
- 华为PuraX典藏版:折叠屏手机中的影像与性能天花板
- 退伍兵带村姑走之后(二)
- 哪个牌子变色眼镜好?推荐10款,舒适又实用,选购不踩坑!
- 鸣潮下载要多少内存?15GB只是起步,预留20GB更稳妥
- vivo S20和荣耀300, 怎么选才不会后悔?
- 美军攻下硫磺岛,上甘岭久攻不下,志愿军体系战力强
- 阜阳外卖小哥逆袭成飞行员:努力和选择,哪一样都不能少
- 1955年,两人补选为政治局委员,一因战功卓著,一因理政杰出
- 背影:牛仔与针织的日常时尚奏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