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爱电竞 > 产品展示 >

大盘又到4000点,不再是全面涨,得会挑好公司

点击次数:131 发布日期:2025-11-21

得,又来了。

4000点。

这数字就像个闹钟,每隔几年就准时把你从迷迷糊糊的熊市里给薅起来,告诉你:“嘿,哥们儿,该上班了,牛市来了!”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每次大盘一到这种整数关口,整个舆论场就像被人按下了同一个播放键。各路神仙,各派掌门,揣着差不多的稿子,换上不同的头像,就开始集体大合唱。歌词都差不多:“这次不一样了”、“这是健康牛”、“这是结构性牛”、“这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听得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说真的,这套词儿,我从2007年听到2015年,现在又听到了。每次都信誓旦旦,每次都热泪盈眶,搞得好像上一次的股灾是一场集体失忆的梦。

有意思的是,原文那哥们儿写得挺卖力,数据、逻辑、宏大叙事一套一套的,跟券商的晨会报告似的,就差在结尾喊一句“抓紧上车,慢了没座”了。什么“脱胎换骨的涅槃重生”,什么“历史性拐点”,听着是挺提气,但咱老百姓听了,心里头总得犯嘀咕。

这感觉,像啥呢?

就像你那个谈了七八年、分分合合好几回的前任,突然又出现在你家门口,穿着新衣服,换了新发型,眼含热泪地跟你说:“亲爱的,我真的改了,以前那些毛病都没了,咱们重新开始吧。”

你是信,还是不信?

理智告诉你,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情感上呢,你看着她楚楚可怜的样子,再想想自己这几年也确实孤单寂寞冷,心里那点小火苗,它“噌”地一下就可能又燃起来了。

现在的A股,就是这个让你又爱又恨又怕的前任。而4000点,就是她敲响你家门的那一声。

关键在哪儿呢?关键不在于她这次是不是真的改了,而在于你自己心里那杆秤,到底是怎么想的。

咱们先掰扯掰扯,这次到底有啥“不一样”。

原文里提到了几个点,说得都对,什么杠杆率低了,长线资金多了,驱动力从炒作变成科技了。这些都是事实,没错。2015年那会儿,场外配资跟疯了似的,隔壁卖茶叶蛋的大妈都敢上一比十的杠杆,那不是牛市,那是直接在钢丝绳上开百米冲刺,摔下来是必然的。现在呢,监管确实学乖了,把那些乱七八糟的口子都堵上了,牌桌干净了不少。

还有那些“长钱”,什么社保、险资、外资,听着就让人安心。这帮大哥体量大,玩的是价值投资,追求的是稳稳的幸福,不像游资那帮愣头青,今天拉个涨停明天就砸个跌停。这就像赌场里来了几个不差钱的绅士,坐下来慢慢玩,整个场子的氛围确实会变得文明一点。

再有就是那个“新质生产力”。这词儿现在火得不行。说白了,就是以前咱们靠盖房子、修路、卖地摊货挣钱,现在不行了,得靠捣鼓芯片、搞人工智能、玩新能源这些高科技。国家把宝押在这上面了,那资本市场自然就得跟着指挥棒转。钱往哪儿流,哪儿就是风口。

你看,这么一说,是不是觉得“前任”这次真的洗心革面,变成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了?

别急。

魔鬼,永远藏在细节里。

咱得问一句,为啥非得是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把股市这把火给点起来?

你看看周围。房子,这个过去二十年中国家庭最大的信仰,现在怎么样了?我身边好几个朋友,前几年高位接盘的,现在每个月还着比租金还高的房贷,天天看新闻就跟看恐怖片似的,生怕哪个小区又降价了。房地产这个最大的蓄水池,现在是只出不进,甚至还在往外渗水。

那老百姓手里的钱,总得有个去处吧?存银行?那点利息连通胀都跑不赢。搞实体?你看看街上那些三天两头换老板的店铺,心里能不发怵吗?

这时候,你再品品“打造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这句话,是不是品出点别的味儿来了?

这根本就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引导题。

以前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现在别的路都给你设置了路障,就留下一条通往“资本市场”的康庄大道,路边还站着一排拉拉队,敲锣打鼓地告诉你:来吧,这里风景独好!

所以啊,这轮行情的底层逻辑,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深刻,也更无奈。它不仅仅是经济转型的需要,更是社会财富重新寻找锚点的必然选择。它承载的,不光是上市公司的融资梦,更是千千万万普通人对资产保值增值的焦虑。

这是一盘大棋,而我们每个人,都是棋盘上的子。区别在于,有的人能看懂棋局,有的人只能被动地挪来挪去。

说到这儿,你可能要骂我了:老姜你个乌鸦嘴,说了半天,就是不让我们上车呗?

恰恰相反。

我的意思是,上车可以,但你得搞明白你上的是一辆什么样的车,司机是谁,目的地是哪儿,以及,你得给自己系好安全带。

别再像以前那样,听风就是雨,闭着眼睛往里冲,以为买了股票就能躺着赚钱。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原文里有句话说得特别对:“未来炒股,你得睁大眼睛选赛道、挑公司。”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以前是普涨,傻子都能赚钱;现在是结构性行情,傻子进去就是送钱。

什么叫结构性行情?

我给你打个比方。这就像开饭了,以前是一大锅香喷喷的红烧肉,谁来都能盛一碗。现在呢,是一桌满汉全席,有佛跳墙,也有凉拌黄瓜。你得有眼力见儿,知道哪个菜有营养,哪个菜只是个摆设。你要是光盯着指数那个大盘子,一看涨了,就随便夹一筷子,很有可能夹到的就是那盘凉拌黄瓜,看着别人大口吃肉,你只能干瞪眼。

指数涨了,你的股票没涨,甚至还在跌。这种情况,以后会成为常态。

这就是“注册制”时代最大的不同。公司上市更容易了,壳不值钱了,垃圾公司会不断被边缘化,直到变成仙股。而那些真正有核心技术、有护城河、能代表中国未来的“硬核”公司,会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估值溢价。

市场的“二八分化”甚至“一九分化”,会越来越严重。

所以,别再问“牛市来了吗?”这种傻问题了。

你应该问的是:“牛市来了,但它跟我有关系吗?”

要我说,4000点,它啥也不是。它既不是终点,也不是起点。它更像是一个十字路口。

往左走,是守着自己手里那些半死不活的“情怀股”,继续幻想有一天能解套回本,结果可能是在漫长的阴跌中消磨掉所有希望。

往右走,是彻底抛弃过去的思维定式,花时间去学习,去研究,去理解这个时代真正的脉搏,找到那些能穿越周期的好公司,跟它们一起成长。这条路很难,很孤独,但可能是唯一能通向未来的路。

至于中间那条路,就是听消息、追热点,今天冲进元宇宙,明天杀入脑机接口,企图抓住每一个风口。结果呢?大概率是两边挨耳光,成了市场上最肥美的那棵韭菜。

所以你看,事情的本质,从来都不是指数的点位,而是我们每个人的认知和选择。

那个“前任”又来敲门了,她看起来确实比以前更漂亮、更有内涵了。但开不开门,以及开门之后怎么跟她相处,主动权,其实一直在你自己手里。

别光听她说什么,要看她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想清楚,你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这事儿你怎么看?评论区聊聊呗,是开门迎进来,还是隔着猫眼看看就得了?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