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爱电竞 > 产品展示 >

男子因热射病不幸离世!医生:高温宁愿在家啃雪糕,也别干这些事

点击次数:105 发布日期:2025-07-26

37岁,一个正在为生活拼命的快递员,却在午后再也没回来。

家属回忆,下午他骑着电动车出门后,突然就晕倒在路边,一直到傍晚才被发现。送医时,医生诊断为热射病,甚至“血管都已经爆了”。

深圳之前也发生了一起类似悲剧。

一位39岁的快递员,为了赶单,顶着高温工作、还饮了点酒,结果体温飙升至42℃,抢救无效离世。

医生无奈表示:“真的是高温要命的时候,身体根本扛不住。”

不久前,湖南一位外卖小哥也是在送餐途中突然倒地抽搐,确诊为热射病,被紧急送医抢救。

这些看似偶发的个案,其实背后隐藏着一个我们很多人都没真正认识清楚的“高温杀手”——热射病。

尤其是进入三伏天,热浪持续,危险不容小觑。

热射病,不是中暑那么简单

我们常听说“中暑”,但“热射病”却没多少人了解,其实它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是高温下人体调节系统崩溃的表现。

它的致死率可高达50%以上,而且多数病人根本来不及自救!

医生提醒:以下这几种症状,很可能已经不是普通中暑,而是热射病前兆:

持续高烧(体温超过40℃)

不出汗(高热但皮肤干燥)

精神恍惚、语无伦次

肌肉抽搐或意识丧失

呼吸急促、心跳加快

皮肤发红发热甚至干裂

此时如果不立即降温、送医,情况会在短短几十分钟内急转直下,严重时会导致脑水肿、肾衰竭、心脏骤停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面对突发热射病,怎么急救?

一旦有人怀疑出现热射病,尤其是户外晕倒者,千万不能等!不要犹豫是否叫救护车,应立刻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 第一步:立即脱离高温环境

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如树荫、空调房、地铁站等;

脱掉患者衣物,保持呼吸通畅,平躺。

✅ 第二步:迅速降温

可用冰袋、湿毛巾敷在大血管部位(颈部、腋下、腹股沟);

可用冷水擦浴或将湿毛巾覆盖全身,用风扇或扇子加速散热;

如果有条件,用凉水冲淋,切记水温不要太低,以免刺激性过大;

不可直接将患者浸泡在冰水中,易引发休克。

✅ 第三步:尽快送医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告知“可能是热射病”,医护人员会带专业设备降温;

等待救护车时持续物理降温,不可中断!

🚫 注意:

不要给意识不清的患者强行灌水,易导致呛咳或窒息;

不要等待自然退烧或尝试服用退烧药,此时退烧药几乎无效!

医生提醒:天气再热,也别做这3件事

千万别顶着高温出门干重活

尤其是中午11点到下午4点,是一天中温度最高、紫外线最强的时候。此时段热射病发病率最高。

特别是快递员、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户外高强度劳动人群,一定要缩短工作时间、安排错峰作业。

千万别刚热完就喝冰水猛降温

很多人一回家就“吨吨吨”灌下冰可乐,其实这是对心脑血管的极大刺激。冰饮可能使血管骤缩、诱发心律失常甚至中风。

正确方式是用温水小口饮用,或者敷冷毛巾,循序渐进降温。

千万别喝酒后外出干活

酒精不仅会导致脱水加剧,还会干扰中枢神经对体温的调节功能,加上天气炎热,体温很容易迅速飙升,引发热射病。

医生提醒:高温天喝酒+运动=死亡陷阱!

如何正确应对高温天气?

保持水分充足:不渴也要少量多次喝水,注意补充电解质。推荐淡盐水、绿豆汤、苦瓜汤。

穿浅色、透气的衣服:避免深色衣物吸热,出门尽量带遮阳帽、遮阳伞。

选择清淡饮食:避免高油高糖,建议多吃西瓜、黄瓜、绿豆等清热利湿食物。

待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家中可以开空调或电扇,但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控制在8℃以内)。

定时休息:每工作1小时,至少休息10分钟,避免体温持续积累。

老年人和慢病人群,要特别警惕热射病

中老年人本身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

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梗、慢阻肺等基础疾病的群体,更容易在高温下出现中暑甚至热射病。

家里有老人的家庭,一定要注意:

室温超过30℃时,尽量使用空调;

多监测体温、血压等变化;

不让老人单独长时间户外活动;

有不适尽早就医,不可耽误。

写在最后

快递小哥、外卖员、环卫工……他们是这个城市最辛苦的人,汗水浸透衣背,但我们更希望看到他们平安归来。

高温之下,安全最重要。

⚠️最后提醒:

一旦出现高热、意识模糊、皮肤干热等情况,请立即拨打120送医,千万不要自行处理,更不要盲目相信偏方。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