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爱电竞 > 新闻动态 >

一顿狠揍,印度国产卡车炮,与中国PCL181型,到底谁更厉害?

点击次数:64 发布日期:2025-07-21

2025年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边境不再是炮火点缀的偶尔烟雾,而是连夜不休的重炮对射。

镜头拉近,那一场12小时的炮战,印度的国产卡车炮完全不是主角,舞台属于巴基斯坦的新武器:SH-15型155毫米自行卡车炮。

这场“被打醒”的经历,让印度终于决心加快自己的国产卡车炮研发。

细想一下,印度的这场突击研发,并不是无的放矢。实在是SH-15让他们印象太深刻。外界很容易忽略一个细节:这不是印度第一次因为“被打”才抬起头来琢磨装备升级。上一次,是“阵风”引进时,今天又轮到了卡车炮。

背景要说清楚。火炮这玩意儿,原本是大国陆战的基础款。别看它不起眼,真正能翻江倒海的反而总是这些老家伙。但问题来了:时代变了。无人机、反炮兵雷达把老款牵引式榴弹炮逼得没了脾气,动辄半小时的部署,等炮兵刚准备好,敌人的炮弹和无人机已经送到头顶。

所以,现在的主流是各种履带、卡车、轮式底盘的自行炮。机动快,部署快,打完就跑,讲究的就是不跟命开玩笑。

解放军的PCL-181型卡车炮,可以说把现代陆战中的火力机动,玩出了新高度。

为什么说“新高度”?它是装在6x6越野卡车上的155毫米榴弹炮。公路上能飞到每小时90公里,正常炮弹射出去40公里还不过瘾,精确制导弹也能用。自动装弹,炮兵不需要再“搬砖”,迅速部署、迅速撤离。

细节决定成败。PCL-181的全数字火控系统,卫星导航、自动炮瞄、战场通信样样齐全。后勤支持简单,远程奔袭不是梦想。你如果追过俄乌战争的实况,就会知道乌军对各种外援卡车炮赞不绝口——法国的凯撒、瑞典的弓箭手,一个个都是扭转局势的“好兄弟”。

但巴基斯坦手里的SH-15,是PCL-181的外贸版本,不仅卖给了巴基斯坦,还一路卖向埃塞俄比亚、柬埔寨。连孟加拉国都心痒痒,最近正在考察采购。“中国制造”卡车炮在全球市场上风生水起,确实堵了美国、欧洲和俄罗斯的路,也让印度备感压力。

这一场印巴炮战,印度阵容并不薄弱。FH-77B、美国的M777、韩国的K9,能搬上的都搬上了。但连续12小时下来,结论异常冷酷:巴基斯坦的SH-15系列榴弹炮综合表现更优。

这不是媒体的吹捧,而是印度被打到亲身感受到的差距。于是,“国产卡车炮要加速”成了印度新的军工口号。

说到这里,不得不安利一下俄罗斯的2S43“锦葵”卡车炮。大家对它的印象一言以蔽之,拼凑出来的临时产品,人机功效差到极致。其实本来是全球笑柄,没想到如今有了“难兄难弟”。印度研发的“猛兽”卡车炮,视频和照片已经流出,在有些细节上还真得和俄罗斯“拜把子”了。

藏不住的是底细。印度“猛兽”卡车炮用的8x8底盘,火线高度惊人。大型液压驻锄本应增强稳定,却让操作难上加难。炮手上下操作台要反复爬上跳下,成了说不出的尴尬。携弹量怎么看都不科学。按说8x8大底盘,炮弹该多装点;法国最新凯撒能带36发,印度却只能装24发,计较下来就是浪费一半空间。

就连官方宣传的数据也让人不太敢全信。什么25度瞄准角,0到72度俯仰角,半分钟三连发,听着挺唬人。可看看老印度装备“水分”,军迷都心知肚明——神话都在“宣传册”上。

我觉得有句话说到点子上:印度卡车炮的进步,只是把“有无问题”解决掉,距离实用和高效差着一大截。

再看看我们的PCL-181和外贸型SH-15,数字化、自动化、后勤、机动样样领先。巴基斯坦吃得上气,中国能打得出去。俄乌战场和各国订单持续证明一条:优质自行卡车炮是现代陆军“飞毛腿”,打得快、跑得快、谁用谁离不开。

现在印度拼命补课,是不是追得上?我的看法很简单。武器装备反映军工体系,而军工体系是国家工业技术、教育训练和产业配合的放大镜。临时加速搞出来的东西,和深耕多年的大国底子,差的恰好就是这样一层皮。

这不是打一场仗用个装备那么简单,而是工业体系、装备理念和战术变革的代际摩擦。

就像一场马拉松,有的人穿定制跑鞋,有的人刚刚缝上帆布布头。即使都喊着要冲刺,最后谁能坚持到终点,不用多费口舌。

眼下,孟加拉国还在琢磨要不要买SH-15。欧洲的雷达和无人机持续刷新战场规则,美国装备昂贵且“锁区”,俄式卡车炮越来越像补丁修理厂的出品。只有中国的卡车炮,不仅自己用着顺手,朋友们买了还主动发朋友圈。

战争比拼的当然不是装备一项,但升级的步伐慢了,想补课总有点仓促。印度这次被“猛兽”卡车炮推着上了赛道,能不能追上,还得看下一个战场的答卷。